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古代文化常识之古代汉语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连绵字

【答案】连绵字是指两个字连缀在一起表一个语素意义的双音节词。从语言角度来说,就是“连绵字”,又称联绵词。先秦以前,就有数量不多的连绵词。连绵的名称见于宋代张有的《复古编》。连绵字可以分为:

(1)双声字。如“犹豫”、“留连”等。

(2)叠韵字。如“仿徨”、“叮咛”等。

(3)非双声叠韵字。如“淡漠”、“颠沛”等。

除这三类之外,有人把“叠字”(或称重言)也列入连绵字,如王国维的《连绵字谱》。

2. 古今字

【答案】古今字是文字学术语。它是指表示同一个词由于时代的变迁而采用的不同的字,是汉字发展的一种孳乳现象,即古汉语中有些多义词的某个义项在词义系统发展过程中,逐渐从原词的引申义项中分化独立而形成新词的现象。新造的字是“今字’,,原来兼表意义的字是“古字’,。如:“莫(莫)”的本意是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日暮、傍晚,后来“莫”字被假借作否定性无定代词和否定副词,为了在书面语中不至于混淆,就又在“莫”字上再加形符‘日”成“暮”字来表示“傍晚”的意思,“莫”和“暮”就成了一对古今字。

3. 通假字

【答案】通假字是指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的语言现象。它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汉字是由象形、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但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表,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如“蚤”与“早”;如“当”与“倘”。通假字本质上不属于错字或别字,它是正常的文言现象,其特点是“因音通假”。

4. 曰、为、谓之

【答案】曰、为、谓之都是古书注解的术语。使用这几个术语时,被释的词总是放在“曰”“为”“谓之”的后面。这几个术语的作用相同,它们不仅用来释义,并且用来分别同义词或近义词。其中,谓之是古代经书中的一种注解术语,它不仅用来释义,并且用来分别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如《尔雅·释器》:“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

5. 如字

【答案】如字是训诂学中的一种记音方法。它是指当一个字形因意义不同而有两个或两个以

,上读法的时候,要按照习惯上最通常的读音读,并按照最常用的意义解释。古书上注以“如字”

通常是告诉读者,在这特定的上下文里,这个字要按照它本来的读音读。例如《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经典释文》说:“恶恶,上乌路反,

,是去声,第一个下如字。……好好,上呼报反,下如字。”这是说第一个“恶”字读“乌路反”

,旧读入声。 “恶”字要读它本来的音,即恶劣的“恶”

,又注别的反切(或直音),表明传统中这个字在这特定的上下有时一个字的下面注“如字”

文里有不同的读法。如《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经典释文》说:“三思,息暂反,

,又有平声的读法(如字),读法不同,往往讲法不又如字。”这是说“三”有去声的读法(变读)

同。

6. 意动用法

【答案】意动用法是古代汉语中形容词和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特殊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指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形容词用如意动时,它后面的成分就是它的宾语。如“美其服”,就是认为他的衣服美。名词用如意动,则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

二、翻译题

7. 为下文加标点并翻译。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於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於事愦於忧而性悙愚沉於国家之事开罪於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於薛乎冯谖日愿之於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答案】(1)标点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於薛者乎? ”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 ”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 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於事,愦於忧,而性悙愚,沉於国家之事,开罪於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於薛乎? ”冯谖曰:“愿之。”於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2)翻译

后来孟尝君贴出一张布告,向门下所有门客征询:谁熟习会计,能为我(田文)在薛地收债? 冯谖署名说:(我)能。”孟尝君很奇怪,问道:“这是谁啊? ”他的属下们说:“就是那个唱长铗归来的人。”孟尝君笑着说:“门客果真有能耐,我从未接见过他,真对不起他。”于是请他来见面。道歉说:我被琐事搞得精疲力竭,被忧虑搅得心烦意乱; 加之我懦弱无能,沉溺于国家大事之中,得罪了先生。先生不以为羞耻,竟然还愿为我到薛地收债吗? ”冯谖说:我愿意。于是套好车,整

理行装,将债券都装车运走。向孟尝君告辞说:“收完债,用收回的债款买什么东西回来? ”孟尝君说:“看我家里少什么就带什么吧。”

8. 先标点后翻译。

宰我问于孔子曰昔者予闻诸荣伊令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邪抑非人邪何以至于三百年乎孔子曰予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可胜观也夫黄帝尚矣女何以为先生难言之宰我曰上世之传隐微之说卒业之辨闇昏忽之意非君子之道也则予之问也固矣孔子曰黄帝少典之子也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慧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

【答案】(1)标点

宰我问于孔子曰:“昔者予闻诸荣伊令:‘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邪,抑非人邪,何以至于三百年乎? ”孔子曰:“予!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可胜观也,夫黄帝尚矣,女何以为先生难言之? ”宰我曰:“上世之传,隐微之说,卒业之辨,闇昏忽之意,非君子之道也,则予之问也固矣。”孔子曰:“黄帝,少典之子也,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慧齐,良而敦敏,成而聪明……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

(2)译文

有一个叫宰我的人间孔子:“之前我听诸荣伊说:‘黄帝统治了三百年。’我想请问一下黄帝到底是人,还是非人,怎么能到三百年那么长呢? ”孔子说:“唉,大禹、汤、文、周公就已经足够了,关于黄帝的问题,你为什么拿来为难我呢? ”宰我说:“远古的事情传说,是隐蔽模糊,很不规整的,并非是君子的学问,而我很想知道。”孔子说:“黄帝是少典的儿子,名叫轩辕,生来就有神灵之气,几个月的时候就能讲话了,幼小但聪慧齐全,长大后诚实勤奋,成人后聪明机智……在世的时候人民就能从中获利一百年,去世之后人民仍能敬畏他的神灵一百年,人民能用他所留下来的东西,所继承的教化一百年,所以说是三百年。”

9. 请抄录下段文字加上标点,并译为现代语体文。

勾踐說于國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舆大國執雠以暴露百姓之骨於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請更於是葬死者問傷者養生者弔有憂贺有喜送往者迎來者去民之所惡補民之不足然後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於吴其身親為夫差前焉(《國語·越語上》)

【答案】(1)标点

勾践说于国人日:“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 吊有忧,贺有喜; 送往者,迎来者; 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2)翻译

勾践对国人说:“我不知道自己的力量不够强大,而又与大国(吴国)结仇,使百姓们横尸荒野,这是我的罪过。我自请改过。”所以给死者下葬,慰问伤员,抚养活着的人。安慰有忧患的人,祝贺有喜的人。有来的人,亲身相迎,要走的人,起身相送。革除人们所不喜欢的,补充人们所不足的。然后卑恭地服侍夫差,派了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人,最后还亲自做夫差的马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