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的消毒效果监测,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监测采样部位为内镜的内腔面。 用无菌注射器抽取磷酸盐缓冲液,从待检内镜活检口注入,用无菌试管从活检出口收集。 采样后及时送检,2小时内检测。 送检液用旋涡器充分振荡,采用平板倾注法对其进行活菌计数。 送检液用旋涡器充分振荡,分别接种至血平板、中国蓝平板和SS平板,均匀涂布,35℃培养48小时,观察有无致病菌生长。
佝偻病() 囟门迟闭,出牙延迟,智力发育正常。 骨龄落后,具有特殊面容。 头大,四肢短小,智力正常。 智力体格发育迟缓,具有特殊面容和皮纹特点。 智力落后,皮肤毛发色素减少,尿有鼠臭味。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中规定的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不正确的是() 消毒剂浓度必须每日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保证消毒效果。 消毒剂使用的时间不得超过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期限。 消毒后的内镜应当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 灭菌后的内镜应当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 消毒后的内镜,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灭菌后内镜,细菌总数为OCFU/件。
进行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产品的微生物检测时,要求产品采集与样品处理的环境条件是() 洁净度10级的环境。 洁净度100级的环境。 洁净度1000级的环境。 洁净度10000级的环境。 洁净度100000级的环境。
适合于敷贴治疗的病种为() 宫颈癌。 舌癌。 肺癌。 表浅皮肤癌。 垂体癌。
溶出性抗(抑)菌产品抑菌性能判定为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时,其抑菌率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