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814管理综合二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网络图
【答案】网络图是用箭线和节点将某项工作的流程表示出来的图形。根据绘图表达方法的不同,分为双代号表示法(以箭线表示工作)和单代号表示法(以节点表示工作); 根据表达的逻辑关系和时间参数肯定与否,又可分为肯定型和非肯定型两大类; 根据计划目标的多少,可以分为单目标网络模型和多目标网络模型。其组成元素为箭线、节点和线路。节点和箭线在不同的网络图形中有不同的含义,在单代号网络图中,节点表不工作,箭线表示关系,而在双代号网络图中,箭线表示工作及走向,节点表示工作的开始和结束。线路是指从起点到节点的一条通路,工期最长的一条线路称为关键线路,关键线路上工作的时间必须保证,否则会出现工期的延误。
2. 职务轮换
【答案】职务轮换是指通过横向的变换,使员工从一个职位调到另一职位以扩展其工作经验的培训方法。一方面,职务轮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专业分工过细带来的弊端,使员工有机会承担多种工作任务,学会多种工作技能; 另一方面,职务轮换可以使员工全面了解整个组织的不同工作情况,培养更广阔的工作视角,为员工今后的发展和升迁打下基础,从而有利于培养全面的高级管理人才。
3. 管理绿色化
【答案】管理绿色化是指将环境保护的观念融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它涉及企业管理的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过程,要求在企业管理中时时处处考虑环保、体现绿色。与传统的其他管理理念相比,绿色管理具有以下基本特点:①综合性。绿色管理是对生态观念和社会观念进行综合的整体发展; ②绿色管理的前提是消费者觉醒的“绿色”意识; ③绿色管理的基础在于绿色产品和绿色产业; ④绿色标准及标志呈现世界无差别性。
4. 前馈控制
【答案】前馈控制又称预先控制,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控制的内容包括检查资源的筹备情况和预测其利用效果的两个方面。
前馈控制的优点在于:
①由于在工作开始之前进行,避免了事后控制对己经铸成的差错的无能为力的弊端:
②是在工作开始之前针对某项计划行动所依赖的条件进行控制,不是针对具体人员,因而不易造
成对立面的冲突,易于被职工接收并付诸实施。
前馈控制的的困难在于; 需要及时和准确的信息,并要求管理人员充分了解前馈控制因素与计划工作的关系,在实际下作中,这往往是很难做到的。
二、简答题
5. 决策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决策过程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案】(1)决策过程包括七个阶段:
①诊断问题,识别机会。管理者通常密切关注与其责任范围有关的各类信息,包括外部的信息和报告以及组织内的信息。实际状况和所想要状况的偏差提醒管理者潜在机会或问题的存在。
②识别目标。目标体现的是组织想要获得的结果。所想要结果的数量和质量都要明确下来,因为目标的这两个方面都最终指导决策者选择合适的行动路线。根据时间的长短,可把目标分为长、中、短期目标。长期目标通常用来指导组织的战略决策,中期目标通常用来指导组织的战术决策,短期目标通常用来指导组织的业务决策。无论时间的长短,目标总指导着随后的决策过程。
③拟定备选方案。一旦机会或问题被正确地识别出来,管理者就要提出达到目标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这一步骤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提出备选方案时,管理者必须把其试图达到的目标牢记在心,而且要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
④评估备选方案。确定所拟定的各种方一案的价值或恰当性,即确定最优的方案。在评估过程中,要使用预定的决策标准以及每种方案的预期成本、收益、不确定性和风险。最后对各种方案进行排序。
⑤作出决定。最好的决定通常建立在仔细判断的基础上,所以管理者要想作出一个好的决定,必须仔细考察全部事实、确定是否可以获取足够的信息以及最终选择最好方案。
⑥选择实施战略。在方案选定以后,管理者就要制定实施方案的具体措施和步骤。做好以下工作: a. 制定相应的具体措施,保证方案的正确实施;
b. 确保与方案有关的各种指令能被所有有关人员充分接受和彻底了解;
c. 应用目标管理方法把决策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执行单位和个人;
d. 建立重要的工作报告制度,以便及时了解方案进展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⑦监督和评估。决策者根据职能部门反馈的信息,及时追踪方案实施情况,对与既定目标发生部分偏离的,应采取有效措施,以确保既定口标的顺利实现; 对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原先口标确实无法实现的,则要重新寻找问题或机会,确定新的目标,重新拟定可行的方案,并进行评估、选择和实施。
(2)决策的影响因素
①环境:a. 环境的特点影响着组织的活动选择; b. 对环境的习惯反应模式也影响着组织的活动选择。 ②过去决策:过去的决策对目前决策的影响程度取决于过去决策与现任决策者的关系情况。如果过去的决策是由现在的决策者作出的,决策者考虑到要对自己当初的选择负责,就不会愿意对组织活动作重大调整,而倾向于将大部分资源继续投入到过去方案的实施中。相反,如果现在的决策
者与过去的决策没有什么关系,重大改变就可能被其接受。
③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会影响其对方案的选择。喜好风险的人通常会选取风险程度较高但收益也较高的行动方案; 厌恶风险的人通常会选取较安全同时收益水平也较低的行动方案。
④伦理:决策者是否重视伦理以及采用何种伦理标准会影响其对待行为或事物的态度,进而影响其决策。
⑤组织文化:组织文化会影响到组织成员对待变化的态度,进而影响到一个组织对方案的选择与实施。欢迎变化的组织文化有利于新方案的通过与实施; 而抵御变化的组织文化不利于那些对过去作重大改变的方案的通过,即使决策者费尽周折让方案勉强通过,也要在正式实施前,设法创建一种有利于变化的组织文化,增加了方案的成本。
⑥时间:美国学者威廉"R ·金和大卫·1·克里兰把决策划分为时间敏感型决策和知识敏感型决策。时间敏感型决策是指那些必须迅速作出的决策:知识敏感型决策是指那些对时间要求不高、而对质量要求较高的决策。
6. 信息技术对于企业的组织结构有何影响?
【答案】信息技术对于企业的组织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为:
(1)使组织机构呈现出扁平化的趋势。
(2)对集权化和分权化可能带来双重影响。希望集权化的管理者能够运用先进技术去获得更多的信息和作出更多的决策。同时管理者也能够向下属分散信息并且增强参与性与自主性。
(3)加强或改善了企业内部各部门间以及各部门内工作人员间的协调。
(4)要求给下属以较大的工作自主权。
(5)提高专业人员比例。
7. 何谓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 如何利用它来进行企业经营决策? 何谓政策指导矩阵? 它有何特点?
【答案】(1)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的概念
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由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建立,其基本思想是:大部分企业都有两个以上的经营单位,每个经营单位都有相互区别的产品一市场片,企业应该为每个经营单位确定其活动方向。
(2)运用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进行企业决策
①根据相对竞争地位和业务增长率,可把企业的经营单位分成以下四种经营单位,如图所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