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较普遍地存在重“教”轻“学”的现象,教师长期习惯于灌注式的教学,学生则长期习惯于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所以学生学得被动辛苦、老师教得艰难吃力,物理难学难教更成了不少人的共识。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学习状态,必须使学生从被动、依赖的学习方式向自主的学习方式转变,让自主学习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为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走向社会,自主自强的客观需要,这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关系着课程改革的实质性进展。 本文以主体教育理论为基础,构建了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前导学-课内导学-反馈性质疑-引导性讨论-自主性练习-点拨式精讲-系统性小结-课后知识延伸,此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基础性的、难度不大的知识的学习是通过学生自学和课堂互动学习完成的,初步达到自主性认知、自主性学习的效果和目的。另外,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较大限度地发挥了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机能。本文还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特点,提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诸多方法,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实践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是有效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促进学生物理课程的学习。本研究丰富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在物理科目中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推动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简述研究的内容: 首先探讨了自主学习的含义 、本质与特征,探讨了自主学习的心理结构与过程,指出一个人要做到自主学习,需要满足“想学”和“会学”两个基本条件;分析了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机制,分析了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初中生自主学习的机遇、障碍及特点。根据自主学习理论探讨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七种策略:增强学生自主意识,促进良好学习心态的形成;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启发学习自觉性;以教师为主导,设计有利于知识迁移的教学程序;明确教学任务,改变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认知学习策略的教学;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创造全面的参与条件,提供自主学习机会。 其次,根据初中物理教学现状,提出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实施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学生阅读能力和记笔记能力的培养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物理学习方法的指导;从学习兴趣入手,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优化教学过程,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在习题教学中,要让学生先练先为,迫使他们主动学习;作业要趋向自主化;重视学生实验并改进学生演示实验。 最后,根据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综合运用以上各种方法的同时,重点采用读书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实践研究,并根据实验班、控制班的成绩对比,根据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评价表和学生自主学习结果评定(教师用量表)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