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电子科技大学自动控制原理或电子材料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在经典控制理论中,负反馈控制是一种最基本的控制方式,也是一种常用的校正方式,试举例论述采用负反馈控制的优点。

【答案】负反馈主要是通过输入、输出之间的差值作用于控制系统的其他部分,是按偏差进行调节。负反馈系统抗干扰性好,控制精度高,系统运行稳定。

2. 什么是反馈控制原理? 反馈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反馈控制原理即按偏差控制的原理。系统的输出量通过反馈通道引入输入端,并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产生偏差信号,利用所得的偏差信号产生控制作用调节被控对象,达到减小偏差或消除偏差的目的。反馈控制系统具有抑制任何内、外扰动对被控量产生影响的能力,有较高的控制精度,但结构复杂。

3. 对于最小相位系统而言,采用频率特性法实现控制系统的动静态校正的基本思路是什么?静态校正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动态校正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案】设校正装置的形式为

,根据开环传递函数的形式以及对系统静态指标

的取值;然后再根据对系统的

的具体要求,确定校正装置中积分环节P 的个数,以及比例环节网络,实施动态校正。

动态指标的要求,根据受控对象的结构特征,选择超前校正网络、滞后校正网络或滞后超前校正

静态校正的理论依据:通过改变低频特性,提高系统型别和开环增益,以达到满足系统静态性能指标要求的目的。

动态校正的理论依据:通过改变中频段特性,使穿越频率和相角裕量足够大,以达到满足系统动态性能要求的目的。

二、分析计算题

4. 己知闭环非线性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式中符号函数定义为(1)在的趋势:

(2)在

=2, 平面上做出始于x (0)

,的相轨迹曲线(要求写出第一段相轨迹表达式)

并求出这条相轨迹与开关线第一次相交处的坐标和对应时间。

【答案】(1)由题意可得非线性微分方程为

第 2 页,共 28 页

相平面上确定开关线,指明每个区域相轨迹奇点的位置和类型,并说明系统运动

开关线为

奇点为(-1,0),

坐标变换后得到特征方程为

可得

两边积分后为

相轨迹为圆心在(-1,0)的圆;

时,

奇点为(1,0),坐标变换后得到特征方程为

可得

两边积分后为

相轨迹为圆心在(1,0)的圆。 (2)当x (0)=2

代入相轨迹方程的通式可得此时的相轨迹方程为

可得系统的相轨迹图如图所示。

此奇点为中心点,且为虚奇点,由

因此奇点为中心点,且为虚奇点。由

当相轨迹与开关线相交时,

可得

由相轨迹图可以看出系统运动的趋势为发散振荡。

5. 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其中补偿网络

当K=10时,要求系统最大超调

过渡过程时间

第 3 页,共 28 页

得第一段相轨迹表达式

采用解析法求解从B 到A 的时间

1)用根轨迹法求补偿网络参数2

)根据求出的

绘制K 从

时的根轨迹图。

图1

【答案】(1)由题中已知条件

闭环主导极点为

开环传递函数为

闭环主导极点及开环零点和极点见图2。

2

设第3个根是由

系统特征方程是

可得

是系统的闭环主导极点。

第 4 页,共 2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