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某,女,43岁,医生。2012年10月就诊。患者于2012年4月因过度劳累后出现高热、咳嗽,诊为"肺部感染"。静脉应用头孢二代抗生素1周后开始出现腹泻,每日10次。自认为是菌群失调,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茵胶囊以及中药汤剂一个月,腹泻时轻时重,且时有黏液脓血便。多由于情绪紧张、抑郁恼怒的诱因发作,腹痛即泻,泻下黏液脓血,泻后腹痛略减,食少,胸胁胀痛,嗳气,神疲倦怠。查体:T36.2℃,P84次/分,R20冼/分,BP120/80mmHg。双肺呼吸音清,左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84次/分,律齐,左下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舌质淡,苔白,脉弦细。辅助检查:纤维结肠镜见结肠、直肠弥漫性黏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黏膜充血、水肿、易脆、出血及脓性分泌物附着,其间可见多发糜烂、溃疡。作出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常某,女,50岁,公司职员。2012年11月就诊。患者近2年来工作劳累,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近1年来经常胃脘部疼痛,饥饿时明显,刺痛为主,疼痛部位固定,偶有夜间疼醒,进食后能够缓解。近1周疼痛每天发作,大便黑色。查体:T36.2℃,P84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4次/分,律齐,上腹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肌紧张。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舌底脉络迂曲怒张,脉涩。辅助检查:胃镜见十二指肠球部,有约1cm×1cm溃疡,表面苔厚而污秽,周围黏膜肿胀,无黏膜皱襞集中。作出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陈某,男,57岁,退休干部。2002年1月就诊。患者平素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近5年来反复发作胃脘闷痛,常自行服用吗丁啉后缓解。但两个月来由于情绪不佳,经常自觉上腹部胀痛发作,饱食后明显,时有两胁胀痛,曾经X光透视无异常现象,疼痛时稍有恶心,呕吐过一次,嗳气频频,嘈杂泛酸,纳谷不馨,无发热、心慌胸闷等症状。查体:T36.2℃,P84次/分,R20冼/分,BP120/8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4次/分,律齐,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造影:胃炎表现,胃蠕动差,未见其他异常。胃窦:黏膜充血,水肿,呈花斑样改变,蠕动正常。Hp阳性。作出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张某,男,75岁,工人。3年前开始,常因生气或劳累后出现胸闷疼痛,通常为短暂性左侧胸痛反复发作,每次持续时间一般都在数分钟内,休息后或含服"硝酸甘油"可以缓解,在某医院经相关检查后诊断为"心绞痛",开始痛轻,未予重视。半月前,因生气后出现胸痛频发,疼痛加剧,或心前绞痛,痛引肩背,或闷窒疼痛,其痛如刺,常自行含服速效救心丸缓解,两胁胀痛。查体:T36.2℃,P84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心率84次/分,律齐,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舌质暗红,有瘀斑,苔白,脉涩。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84次/分,律齐,V1~V6导联广泛ST段轻度下移,T波低平。作出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李某,女,59岁,教师。患者于10年前开始偶尔于饮酒或浓茶、咖啡后出现心慌,无其他不适,约1、2分钟后自行缓解。10年来心慌症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但一直未予治疗。近1个月来,由于工作持续劳累,经常加班,导致症状明显增多,几乎每日发作,有时候持续1、2个小时不能缓解。心慌气短,活动尤甚,眩晕乏力,面色无华。查体:T36.2℃,P84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心率98次/分,心律绝对不齐,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辅助检查:心电图呈房颤律,心室率80次/分。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发作性频发快速性房颤。作出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王某,女,17岁,学生。2006年7月就诊。病人半年前感冒后出现心慌症状,同时伴乏力气短,活动后加重,在医院经心电图,心肌酶谱等各项检查后被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经治疗好转,但每当劳累均会发生心慌气短症状,近1周因劳累复发,症状较以前明显严重。心悸胸闷,口干心烦,失眠多梦,咽干,时有低热盗汗,手足心热。查体:T36.2℃.P84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双肺呼吸音清,左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84次/分,律不齐,偶可闻及早搏,约每分钟4~6次。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舌红,无苔,脉促。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84次/分,频发室性早搏,部分呈三联律。作出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