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入境外国散客和团客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对比及优化

关键词:外国散客旅游流;外国团客旅游流;旅游流网络;社会网络分析法;优化

  摘要

散客旅游是全球主流旅游方式,入境外国散客市场在中国入境旅游市场中也占据重要地位。2004~2012年,在国家旅游局组织的入境旅游抽样调查中,散客在外国游客调查人数中的比例年均达61.30%,在重复旅华外国游客中的比例年均高达72.55%。团客在外国游客抽样调查人数中的比例年均达38.70%,在首次旅华外国游客的比例年均比例高达58.38 %。鉴于散客是入境外国游客的主体,也是重复旅华游客的重中之重,团客是入境外国游客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是初访客的重中之重,因此,对外国散客和团客市场都应给予充分重视。对外国散客和团客旅游流分布和扩散规律进行对比研究能够为国家旅游局统筹全国的入境旅游业发展工作,各旅游目的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旅游区域合作和市场营销活动提供依据和指导。
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结构优化研究”(NO.41071090),本研究以外国散客和团客旅游流为研究对象,运用地图分析法构建散客和团客旅游流地理分布网络,对比研究散客和团客旅游流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和扩散转移规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外国散客和团客旅游流拓扑网络,对比研究网络的整体结构特征,判定目的地在旅游流分布、转移和流动中承担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
(1)散客和团客旅游流在地理分布特征上既呈现出都集中在胡焕庸线东南部地区等显著共性,也存在散客旅游流的流动方向更多样等显著差异。共性:第一,散客和团客旅游流均以北京、上海为主要口岸,均以香港为辅助口岸;第二,入境后的旅游流都集中分布在胡焕庸线东南部地区,都以“北京-西安”为旅游流在全国范围内流动的大动脉,都形成了长三角和珠三角两个区域性集中分布区;第三,单目的地散客和团客旅游流都集聚于北京。差异:第一,除北京和上海外,散客旅游流还以广州为主要口岸;第二,入境后的散客旅游流比团客旅游流空间分布范围更广泛,流动方向更灵活,除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性集中分布区外,散客旅游流比团客旅游流增加了川滇区域性集中分布区,台北也是散客旅游流的目的地;第三,除北京外,单目的地散客旅游流还集聚于广州。
(2)散客和团客旅游流的流动规律既呈现出城市对的数量和旅游流流量都遵循“二八法则”等显著共性,也存在显著差异。共性:第一,散客和团客旅游流的城市对的数量和旅游流流量都遵循“二八法则”,流向频率排名前20%的城市对产生了80%的旅游流流量;第二,旅游流流向频率最高的城市对都是“北京→西安”。差异:第一,除“北京→西安”外,散客旅游流流向频率较高的其他城市对的数量很少,仅“北京-上海”之间流流量较大,且旅游流对流均衡,而团客旅游流流向频率较高的其他城市对数量较多,且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地区内部,团客旅游流在“北京-上海”之间的流量较小,且以“北京→上海”为主要流向;第二,到访3个及以上目的地的散客形成的旅游流以全国范围扩散最突出,主要表现为“北京→西安”的旅游流继续扩散至桂林、成都,“北京→上海”的旅游流继续扩散至杭州、桂林,但到访3个及以上目的地的团客形成的旅游流以长三角区域内的扩散最突出,主要表现为“上海→苏州→杭州”和“杭州→苏州→上海”的旅游流扩散。
(3)依据节点的点出度和点入度之和,即总度数,以及节点扩散、集聚的旅游流总量,即总流量,能够将散客和团客旅游流网络中的节点都划分为5类:枢纽节点(总度数和总流量均大于分界值)、中转节点(仅总度数大于分界值)、重要节点(仅总流量大于分界值)、综合性节点(既是游客出入境口岸,也是枢纽节点)、一般节点。散客和团客旅游流网络中的节点分类结果既存在拥有共同综合性节点和部分共同枢纽节点等显著共性,也存在显著差异。共性:第一,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是共同的综合性节点;第二,西安、成都、桂林、杭州、苏州、重庆、武汉7个节点是共同的枢纽节点。差异:第一,散客旅游流网络有16个枢纽节点,另外9个分别是昆明、深圳、阳朔、南京、大连、厦门、丽江、澳门和大理,而团客旅游流网络只有7个枢纽节点;第二,青岛、宁波是散客旅游流网络的中转节点,昆明是团客旅游流网络的中转节点;第三,西宁、义乌是散客旅游流网络的重要节点,南京是团客旅游流网络的重要节点。
(4)散客和团客旅游流网络在整体结构特征上既呈现出都是核心-边缘网络和关联网络,都具有小世界特性等显著共性,也存在显著差异。共性:第一,散客和团客旅游流网络都是核心-边缘网络和关联网络,都具有小世界特性;第二,北京、上海、广州、香港、西安、成都、桂林、杭州、苏州、武汉、昆明、南京12个节点是共同的核心节点,且这些节点在散客和团客旅游流网络中都分属于综合性节点、枢纽节点、中转节点或重要节点;第三,网络密度均较小,均围绕核心节点集聚或扩散,且均依赖核心节点发挥“桥梁”作用;第四,在散客和团客旅游流网络中,北京、西安、桂林、上海、成都5个城市任意两两组合构成的城市对的关联度都较高,尤其是 “北京-上海”、“北京-西安”、 “北京-桂林”是共同的关联度很高的城市对,旅游流联系不易切断。差异:第一,散客旅游流网络比团客旅游流网络规模更大,结构更松散;第二,团客旅游流网络的核心化、边缘化两极分化态势比散客旅游流网络更强,且核心节点之间的联系比散客旅游流网络中的核心节点之间的联系更紧密;第三,除了12个共同的核心节点,重庆也是团客旅游流网络的核心节点,散客旅游流网络共有24个核心节点,还包括阳朔、深圳、大连、厦门、丽江、澳门、宁波、青岛、长春、福州、海口、包头;第四,散客旅游流网络中,北京、西安、桂林、上海、成都、广州、香港7个城市任意两两组合的城市对的关联度都较高,广州和香港与其他核心节点的关联比在团客旅游流网络中更强。
(5)散客和团客旅游流网络结构优化建议:国家旅游局应引导不同旅游目的地之间,尤其是不同角色类型的目的地之间的入境旅游合作,促进跨地域的旅游资源的整合和营销活动的联合,推动国际知名精品旅游线路的打造;推动大陆地区和港澳台地区旅行社之间的外国游客接待合作;提高内陆地区核心旅游城市的国际航空通达性,等。各旅游目的地应根据自身网络地位采取不同的提升方案,核心节点应加强安全监管工作,提高旅游服务质量,适时推出节庆活动,以巩固优势地位;边缘节点城市要挖掘特色旅游资源,争取与国际知名度较高的旅游城市建立长期合作。此外,旅行社应及时更新旅游线路产品。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首次从宏观联系的视角对外国散客和团客旅游流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两大显著共性,一是散客和团客旅游流都集中分布在胡焕庸线东南部地区,二是散客和团客旅游流城市对的数量和旅游流流量都遵循“二八法则”,即流向频率排名前20%的城市对产生80%的流量。本研究还对外国散客旅游流网络进行了仿真,是从复杂网络视角对旅游流运动规律的重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