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842体育概论[专业学位]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身体练习
【答案】身体练习是人们为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娱乐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采取的各种具体动作的总称。身体练习一般都是由身体姿势、身体运动轨迹、身体运动时间、身体运动速度、身体运动频率、身体运动力量和身体运动节奏等7个要素构成。
2. 体育科学体系
【答案】体育科学体系是指体育科学内部的结构及各学科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按学科性质分类,可分为体育社会学学科、基础学科和运动学学科或者是体育自然科学类、体育社会科学类和体育管理科学类。按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分类,可将全部体育学科划分为三个层次,即较低层次的学科较易直接用于体育实践中去,但应用的领域较窄;信息学科群接近于第二层次学科,同时也是其他学科研究不可缺少的工具;较高层次的学科具有较广泛的应用价值。
3. 身体运动节奏
【答案】身体运动节奏是动作的快慢、用力的大小、肌肉的收缩与舒张以及时间间隔的长短合理交替的一种综合特征。它与动作的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和动力学特征都有关系。动作的节奏关乎整体身体运动各个环节的连贯性,节奏合理标志着动作的力量、时间分配得比较恰当,能保证身体运动协调、省力、效果好,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身体运动节奏还是重要的审美标志,身体运动美是其节奏好的表象,也是其他身体运动构成要素实现整体最优化的结果。
4. 体育概论
【答案】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整体上综合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体育概论是关于体育学的要略论述,是体育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体育学子全面了解体育与体育学的指导性课程。
5. 体育科学
【答案】体育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和揭示体育规律的知识体系,即对体育进行多层次、多视角以至全方位的研究,并经反复验证所形成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体育科学的基本使命是揭示体育的特征和规律,探索新原理、新思想等,解决认识问题。
6. 人文体育观
【答案】人文体育观是一种文明、理性、以人为本的体育观念,其核心就是要主动表现体育
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价值的终极关切。人文体育观强调在对体育的认识中倾注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二、简答题
7. 何谓体育?体育的本质是什么?
【答案】(1)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相对于文学、美术、音乐、曲艺、戏曲、舞蹈、杂技等文化活动,体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手段达到“促进身心发展”的目的。
(2)体育的本质是体育本身特有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即“以身体运动为基础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8. 我国当前体育改革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我国当前体育改革的特点:
(1)社会体育全面活跃,社会化势头很好,但普及的程度和水平还不如发达国家。
(2)学校体育和业余训练作为战略重点有了加强,但体育人才短缺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3)体育场地器材、经费等物质条件逐步改善,但仍不能适应群众体育生活和攀登技术高峰的需要。
(4)体育科技事业从创建阶段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科学化步子不快,远未成为体育腾飞的巨翼。
9. 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的途径有哪些?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目标有哪些要求?
【答案】(1)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的途径有:
不同区域的体育途径
以实施体育的场所为标准,可将体育划分为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等。
a. 家庭体育
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家庭居室及其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居室环境条件与成员的需要与爱好,利用余暇选择健身内容和方法,达到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文化活动。
b. 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是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活动。
c. 社区体育
社区体育是指以基层(微型)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
不同形式的体育途径
根据体育工作的本身特征,可以将体育分为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4个部分。
a. 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是一个传授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教育过程,其主要目标是通过教学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b. 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是人们自觉地从事体育活动的锻炼过程,其主要目标是强身健体、增进健康、愉悦身心。
c. 运动训练
运动训练是为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专门组织的一种教育过程,其主要目标是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
d. 运动竞赛是以争取优胜为直接目的,以运动项目为内容,根据规则的要求进行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心理的相互竞赛的过程。
不同对象的体育途径
按照体育参与者职业的不同,可以分为职工体育、农民体育、军人体育和特殊人群体育等。 a. 职工体育
职工体育是在工商企业和机关、团体的职工中开展的体育活动。
b. 农民体育
农民体育是在广阔的农村组织农民开展的体育活动。
c. 军人体育
军人体育是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兵种及公安武警部队的指战员为对象开展的体育活动。
e. 特殊人群体育
特殊人群体育是为特殊人群而开展的体育活动,如残障人体育。
(2)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目标的要求
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向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体育要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制约,并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在体育实践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即学校体育必须要以“强身育人”为宗旨,群众体育要以“健身育人”为中心,竞技运动要以“夺标育人”为核心。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
体育是创作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健康有益的精神产品。,从而有利于提高人的工作能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使人们在建设社会物质文明的失业中,发挥其潜能。我国经济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体育事业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a. 体育通过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