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安外国语大学会计学(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收入与利得

【答案】①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其中,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活动。按照企业从事日常活动的性质,可将收入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建造合同收入等。按照企业从事日常活动在企业的重要性,可将收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

②利得是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利得一般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盘盈利得、捐赠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和债务重组利得等。在会计上,利得通常需要通过“营业外收入”进行核算。

2. 成本与费用

【答案】(1)财务会计中将成本定义为生产成本或制造成本,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产品所发生的各种耗费和支出。这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是从会计角度来研究如何把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耗费和支出归集、计算出生产成本。这个定义主要是为生产成本核算服务的。

管理会计中使用的是广义成本的概念。在西方经济学中,成本是未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未发生的价值牺牲,一般通过为之所放弃的资源来衡量。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把成本描述为实现某一目标所付出的代价,强调的是成本形成的原因和成本发生的必要性。它不仅包括生产成本、而且还包括期间费用; 不及包括己经实际发生的实际成本,而且还包括未发生但可能发生的预计成本。所以,管理会计中使用的成本概念是从特定木的出发去研究为实现这一目的所付出的全部代价,而不是单纯从成本核算的角度去看成本,是广义成本的概念,它不仅为核算服务,主要是为管理服务。

(2)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费用泛指企业各种日常活动发生的所有耗费,狭义的费用仅指与本期营业收入相配比的那部分耗费。费用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确认,凡应属于本期发生的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支付,均确认为本期费用; 反之,不属于本期发生的费用,却使其款项己在本期支付,也不确认为本期费用。

根据费用的定义,费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①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②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③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3. 应收票据贴现

【答案】应收票据作为—种债权凭证,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还没有到期的,尚未兑现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应收票据的贴现是指持票人因急需资金,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背书转让给银行,银行受理后,扣除按银行的贴现率计算确定的贴现息后,将余额付给贴现企业的义务活动。

票据贴现分为无追索权票据贴现和有追索权票据贴现两种方式:①无追索权票据贴现是指贴现票据的所有风险和利益在票据贴现时全部转移给银行,在票据到期日若出票人违约,贴现企业不负连带债务责任; ②有追索权票据贴现是指贴现票据的所有风险和利益在票据贴现时并不完全转移给银行,贴现企业负有背书责任,即在票据到期日,若出票人违约,银行将向贴现者提示票据索取款项。

二、简答题

4. 企业对无形资产应报告哪些内容?

【答案】企业在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中应列示“无形资产”和“研发支出”的期末余额和年初余额。在附注中披露与无形资产有关的下列信息:

(1)无形资产的期初和期末账面余额、累计摊销额及累计减值损失金额;

(2)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使用寿命的估计情况;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的判断依据;

(3)无形资产摊销方法;

(4)作为抵押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当期摊销额等情况。

此外,企业还应当披露当期确认为费用的研究开发支出总额。

5. 什么是费用? 费用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案】(1)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2)费用具有以下三种基本特征:

①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企业的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企业因日常活动所产生的费用通常包括营业成本(如销售成本)和期间费用等。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能确认为费用,而应当计入损失。

②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应当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符合费用的定义,不应确认为费用。

③费用导致的经济利益总流出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费用的发生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从而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最终也会导

致资产的减少)。其表现形式包括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流出,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的流出或者消耗等。

6. 如何计算应交增值税、应交消费税、应交营业税、应交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

【答案】(1)应交增值税的计算

增值税是流转税中的主要税种,是就企业货物或劳务的增值部分征收的税金,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我国将纳税人按其经营规模及会计核算健全与否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①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其计算公式为:

应交增值税税额=不含税销售额×征收率

②一般纳税人除了小规模纳税人以外都是一般纳税人。其计算公式为:

应交增值税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2)应交消费税的计算

消费税是对生产、委托加工及进口应税消费品(主要指烟、酒、化妆品、高档次及高能耗的消费品)征收的一种税。消费税的计税方法主要有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两种。从价定率根据商品销售价格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应交消费税; 从量定额根据商品销售数量和规定的单位税额计算应交消费税。计算公式分别为:

从价定率应交消费税=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消费税税率

从量定额应交消费税=应税消费品数量×消费税单位税额

(3)应交营业税的计算

营业税是对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所征收的一种税。营业税的应交税额按照营业额和规定的营业税税率计算确定。其计算公式为:

应交营业税=营业额×营业税税率

(4)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

①城市维护建设税(简称城建税)是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以其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为依据,按纳税人所在地适用的不同税率计算征收的一种税。其计算公式: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 ×城建税率

②教育费附加是国家为了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而征收的一项费用。其计算公式:

应交教育费附加=应交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 ×教育费附加税率

7. 为什么要编制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列报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编制财务报表是指根据账簿记录,按照规定的表格形式,集中反映各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问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专门方法。通过编制财务报表,既能为企业的管理当局及与企业有关经济利益关系的各方提供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又能为国家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