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宁夏大学人文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近代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练军
【答案】练军是清末编练的军队。清政府为制约防军势力,咸丰年间开始改编绿营兵。1866年,总理衙门大臣奕沂首先在直隶辖内的绿营兵中挑选部分士兵,其军制饷额仿照湘、淮军制,以简器械、勤训练为原则,故称为“练军”。后各省相继仿行。练军多使用新式武器,镇驻战略要地和交通要区,清政府重视练军胜于防军。至1898年,各省防军、练军总计36万余人。
2. 威海卫之战
【答案】威海卫之战是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清军在山东半岛抗击日军侵犯威海卫的战役。黄海海战后,李鸿章避让求和,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18%年1月20日,日军出动二十五艘兵舰运送陆军二万余人在荣城湾登陆,并以军舰封锁港口。1895年2月2日,日本占领了威海卫南、北两岸炮台,与陆军一起炮轰停泊在刘公岛和港内的北洋舰队。北洋舰队受敌水陆夹攻,先后有四艘军舰被击沉,人员伤亡惨重。北洋海军中的部分海员爆发兵变,胁迫丁汝昌投降。2月11日,丁汝昌拒绝投降,被迫自杀。余舰十一艘为日军所获。至此北洋海军彻底覆亡。
3. 武昌起义
【答案】武昌起义是1911年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共进会共同发动的大规模武装起义。文学社和共进会的联合,扩大了武汉革命形势。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首先发难,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他们杀死镇压起义的反革命军官,一举占领了楚望台。发动起义的士兵临时推举原日知会会员、队官吴兆麟担任指挥,向总督衙门发动进攻。湖广总督瑞潋仓皇逃往停泊在江面的兵舰上。起义军一夜之间占领武昌,取得首义的胜利。江对岸的革命党人闻风而动,也分别在11日晚和12日晨光复汉阳和汉口,完全控制了武汉三镇。
4. 贞元六书
【答案】贞元六书,又称“贞元之际所著书”,是冯友兰于抗战时期所著《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六书的合称。其哲学思想是中国程朱理学与西方新实在论的结合,其新理学把世界划分为二,一个是此岸的现实世界,一个是彼岸的“理世界”现实世界的实际的物,都是相对的料,他是第二性的,理世界是万理俱备,万理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天的,是第一性。物不过是理之实现。在人生观上面,区分人的四种境界,最高境界是天地境界,
地境界”的人“体与物冥”、“万物皆备于我”,我即万理之主宰。
5. 《中俄密约》
【答案】《中俄密约》指1896年清政府代表李鸿章与俄国在莫斯科签订的条约,全称为《中俄御敌互助援助条约》。主要内容有:①日本如侵占俄国远东或中朝两国领土,中、俄两国应以全部海、陆军相援助;②战争期间,中国所有的口岸均对俄国军舰开放;③中国允许俄国修造一条铁路以达海参崴;④无论平时或战时,俄国均可在该铁路运送军队和军需物品。通过这一密约,沙俄政府把侵略势力深入到了中国东北三省。
6.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答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建立的中央政权机构。成为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形,首都为江西瑞金。中央苏维埃政府的建立是我们党建立人民政权的探索和尝试,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各根据地、各部分红军的中枢指挥作用。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被迫于1934年10月撤离江西苏区,于1935年10月转移至陕甘苏区。1937年9月22日宣布取消。
7. 湘军
【答案】湘军是晚清时对湖南地方军队的称呼,或称湘勇。1853年初,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咸丰皇帝命令大江南北各省在籍官绅举办团练,组织地主武装,曾国藩所办湘军就是其中之
一。曾国藩以罗泽南的湘勇为基础,以知识分子为营官,以同乡和伦常的封建情谊作为维系湘军的纽带,略仿明戚继光的成法,有严格封建隶属关系,只服从曾国藩一个人的军队,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军事力量。辛酉政变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朝统治者调整了与曾国藩湘军集团的关系,放手使用曾国藩集团,湘军将领拥有了军事大权和地方的政权和财权。湘军虽然消灭了太平天国,挽救了清王朝,但是重权也从此开始落入汉族重臣之手,客观上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8.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答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的座谈会上的发言。《讲话》针对五四文学革命以来文艺发展的情况,提出了文艺从属于政治并反过来影响政治的观点和革命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方向,阐述了文艺的普及与提高、文艺的源泉、文艺的批评标准以及文艺界的统一战线等问题,系统地回答了当时文艺运动中许多有争论的问题。《讲话》对延安文艺界的整风运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并对以后的革命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答案】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是俄罗斯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62年8月起,中俄双方在塔尔巴哈台(今新疆塔城)开始勘分西部边界的谈判。由于俄方态度蛮横,并以并以武力相威胁,致使谈判长期中断。中俄双方于1864年10月在原地重新谈判,并于7日签订了勘
界议定书,即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按照中俄《北京条约》里规定的边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具体划定了中俄西段边界。据此,沙俄霸占了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约44万平方公里的大片领土。
10.壬寅学制
,是由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张百熙拟订,1902年8【答案】壬寅学制,即《钦定学堂章程》
月15日由清政府正式颁布。该章程规定,初等教育10年,中等教育4年,高等教育6年,教育
年限长达21年。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规定学制系统的学堂章程,但由于不够完备而未实行。
11.谘议局
【答案】谘议局是清政府在预备立宪期间设立的地方咨议机关。1908年,清政府颁布《各省
,于1909年10月在各省正式成立谘议局。谘议局章程及议员选举章程》谘议局有权议决本省行政
兴革事件、预决算、税法、公债等。但决议事项须得到本省督抚同意方能生效,实际上只有建议权,不能监督地方行政。
12.强学会
1895年8月在北京成立。1895【答案】强学会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组织的第一个政治团体。
,倡导维新变法,提出开议院的政治主年10月成立上海强学会,并于1896年1月创刊《强学报》
张。1896年北京强学会遭封禁,上海强学会也随之解散。
二、论述题
13.为什么说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答案】严格说来,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从孙中山开始的。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1)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中法战争后,他已经具有抗清思想,但未摆脱改良思想。
1895年,(2)他于1894年在檀香山组织了最早的革命团体兴中会;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
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决心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推翻清政府。
(3)策划广州重阳起义。起义失败后,孙中山从此流亡海外,进行革命宣传和组织活动。 (4)1900年10月,孙中山在海外负责接济起义军军火,同时派郑士良发动惠州起义,。 (5)1903年,第一次提出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为纲领,在东京建立了革命军事学校。
(6)1905年,成立同盟会,孙中山任总理,中国革命从此有了统一的领导
(7)孙中山在同盟会成立后,领导了同立宪派的大论战,在思想战线取得重大胜利。
(8)孙中山继续领导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其中最著名的是黄花岗起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