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与下列哪几个因素有关() 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支。 吸烟是主要的致病因素。 反复感染。 肺气肿发生与人体仅.抗胰蛋白酶增高有关。 与大气污染和气候有关。
下列何穴属于手太阳小肠经之穴()。 听会。 耳门。 耳和髂。 听宫。 头窍阴。
患者男,74岁,因“腹痛20d,加重伴四肢关节肿痛10d”来诊。患者20d前起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歇性、游走性腹痛。10d前踏青后,出现四肢关节肿痛,伴发热(体温38.5℃)持续约2d。退热后,出现关节肿痛、腹痛加重伴尿少、面肿。腹痛渐转至左下腹,疼痛剧烈时呈绞痛,辗转不安,难以入睡。起病以来,体重无明显改变。既往有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查体:T36.8℃,BP135/75mmHg;左锁骨、左颈后可触及2个黄豆大淋巴结,质软,无触痛;上眼睑水肿;桶状胸,双肺呼吸音低,可闻散在干性啰音;腹平,腹肌紧张,左下腹压痛、反跳痛;肝肋下触诊不满意,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痛;肠鸣音存在;前臂见散在出血点,右手大鱼际,左股内侧有红色丘疹2~3个,高出皮肤大约0.5cm;足底可见3~4个豆粒大小坏死,表面覆坏死痂;关节红肿,皮温升高,触痛(+)。最可能的诊断是(提示右手大鱼际肌结节活检:小动脉壁平滑肌变性坏死,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弹性纤维断裂、消失。肌电图:腓肠神经有轻度受累。)()。 A.结节性红斑。 系统性红斑狼疮。 硬红斑。 红斑性肢痛病。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 Sweet综合征。 结节性多动脉炎。
降低体脂效果最明显的体力活动为() 举重。 柔道。 游泳。 短跑。 跳高。
可复性牙髓炎行盖髓术后复诊的时间为()。 1~2天。 3~4天。 5~6天。 1~2周。 2~3个月。
患者男,20岁,因“发热伴腹痛、腹泻3d”来诊。排粪10余次/d,初为稀粪,后为黏液脓血粪,伴里急后重。粪常规:RBC5~10/HP,WBC20~25/HP。经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2d,症状无好转,更换为头孢曲松钠治疗后症状逐渐好转。该患者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原因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