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乡医学院心理学系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教师自编测验
【答案】教师自编测验是教师依照标准化测验的命题形式,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风格编制的测验。与标准化测验相比,其内容范围较窄,常模团体亦较小,适用范围较窄。但可弥补标准化测验的编制成本较高、数量少、不足以满足实际需要的缺点,在日常应用中常占主要地位。其考试范围、数量和题型可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或课程标准,按照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记分有一定的客观标准。该类测验实施简单,可及时给学生提供反馈,了解学生学习的进步情况。缺点是不能充分测试学生的学习成就,评分时有一定的主观性,难易程度不易控制。
2. 项目分析
【答案】项目分析是指对测验或量表的项目质量的分析研究。其内容包括:
①题目的难度分析。难度指标是测验取舍题目与编排题目顺序的依据。
②题目的区分度分析。指一个项目是否能把某一团体的不同水平的人区分开。一般用题目得分与外在效标的相关系数,或与测验总分的相关系数为指标及求高低分组通过率之差等。
③广义的项目分析还包括定性分析,即从题目的思想性、内容取样的适切性以及表达是否清楚等方面加以评鉴。
二、简答题
3. 试析智力测验存在的合理性。
【答案】虽然传统智力测验在理论基础和实际运用中存在诸如结构效度不明朗,不平等等诸多问题,但是,到目前为止,智力测验仍被作为有效的智力个体差异评估工具而得到广泛应用。智力测验存在的合理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智力本身虽具有可变性,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它也具有稳定性。其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个体智力在其相应团体中的相对位置长时期内保持稳定。
⑵智力测验实际运用于选拔和安置人员时,往往被实践证明其对学生和职业等效标的预测具有较好的效度,因而可以有效地帮助决策者提高决策正确率。
⑶由于智力测验对不同团体可能存在的不公平性,人们已经试图从改善智力测验本身来缓解这一问题,比如改善题目结构,或据亚文化群的特点为不同团体编制不同的测验,或在同一测验中为不同团体制定子常模等。
⑷从另一角度来讲,当智力测验被用于选拔人员时,更应看重的是其预测效度而非其公平性。只要一个测验确实能够在一定的录取率下相当准确地筛选出最有可能成功的人,那么该测验就应是可行的。
4. 为什么说“智力测验面前并非人人平等”?
【答案】智力是多元化的,而测验的方面是单一的。利用测验评估智力差异时,很难解决以下差异问题:
⑴性别差异
就整体而言,智力很可能并不存在性别差异。具体到对智力的不同智力因素上的研宄,则结果一般表明存在性别差异:
①男性在数学推理、视觉一空间智力、躯体运动速度和协调方面优于女性;
②而女性在言语流畅性、言语理解和记忆等方面则优于男性。
⑵职业差异
不同职业的人在智商上具有差异,从事专业工作的人员(如会计师、律师、工程师)的智商最高,而诸如工人、农民这样的劳动者则智商最低。在当代社会,职业分工日益精细,而传统智力测验并不能全面反映人的各方面智力,因此仅以智商高低来判断人的智愚并不充分。
⑶文化和教育差异
个体在测验上的得分往往受知识经验的影响,因此测验对不同文化背景或教育水平的团体是不公平的。大量测验结果显示了显著的城乡智力差异和种族智力差异。然而,智力测验结果反映的城乡差异和种族差异,并不能完全归因于城乡或种族本身由遗传引起的差异,事实上,文化和教育因素在此很可能起了主导作用。
因此智力测验面前并非人人平等。
5. 推孟和韦克斯勒在智力测验发展过程中各有什么贡献?
【答案】(1)推孟是美国心理学家,他在智力测验方面的最重要贡献如下:
美国斯坦福大学推孟于1916年修订完成斯坦福一比内量表。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变动是推孟采用了比率智商的概念来表示智力水平的高低,从此智商一词风靡全世界。
(2)韦克斯勒也是美国心理学家,他在智力测验方面的最重要贡献如下:
①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韦克斯勒相继编制了“韦氏儿童智力量表”(1949)、“韦氏成人智力量表”(1955)和“韦氏幼儿智力量表”(1967)。
①韦克斯勒舍弃了比率智商,而用离差智商代之,从而克服了比率智商的局限。
②韦克斯勒编制的智力量表分为言语量表和操作量表两部分,不仅能够获得总体智力水平的信息,而且可以获得受测者智力优势的信息。
6. 试分析内容范围的界定在目标参照测验的标准化过程中的重要性。
【答案】任何一种测验的编制,其前期工作不外乎为测验目的的确定,测验内容的界定以及测验编制计划的设计。一个测验的内容范围包括所欲测量特质中蕴含的全部行为,它可以非常大,也可以非常小。内容范围的界定在目标参照测验的标准化过程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
(1)内容范围具有边界。当其边界得到明确界定时,研宄者就可以判定什么行为属于这一内
容范围,而什么行为却超出了这一范围。
(2)每一内容范围内容均可分为几类,每一类中又可分为更细更小的类,当每一类的内容及其在此内容范围内的相对重要性确定以后,内容范围就有了明确的结构。而当一个内容范围具有了明确的边界和结构时,人们便认为此内容范围得到了明确界定。
7. 什么是结构效度?测验编制者和使用者应分别怎样把握结构效度?
【答案】结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和特质的程度,即测验分数能够说明心理学理论的某种结构或特质的程度。结构效度主要应用于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等一些心理测验方面。
(1)结构效度的确立步骤:
①提出理论假设,并把这一假设分解成一些细小的纲目,以解释被试在测验上的表现。 ②依据理论框架,推演出有关测验成绩的假设。
③用逻辑的和实证的方法来验证假设。
(2)结构效度的估计可以有以下方法:
①测验内部寻找证据法。
a. 可以考察该测验的内容效度。
b. 可以分析被试的答题过程。
c. 可以通过计算测验的同质性信度的方法来检测结构效度。
②测验之间寻找证据法。
a. 可以去考察新编测验与某个已知的能有效测量相同特质的旧测验之间的相关。
b. 也可以去考察新编测验与某个已知的能有效测量不同特质的旧测验间的相关。
c. 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来了解测验的结构效度。
③考察测验的实证效度法。如果一个测验有实证效度,则可以拿该测验所预测的效标的性质与种类作为该测验的结构效度指标来推论测量的结构效度。这里有两种做法:
a. 根据效标把人分成两类,考察其得分的差异。
b. 根据测验得分把人分成高分组和低分组,考察这两组人在所测特质方面是否确有差异。若两组人在所测特质方面差异显著,则说明该测验有效,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此外,对于一些被认为是较稳定的特质,若在短期内两次施测的结果差异不太大,则说明该测验符合理论构想。
④多种特质——多种方法矩阵法。该方法实质是相容效度和区分效度法的综合运用,其原理是若用多种极不相同的方法测量同一种特质相关很高(用极为相似的方法测量不同特质相关很
,则说明测量效度较高。 低)
8. 简述古代中国对心理与教育测量的贡献及其特点。
【答案】(1)古代中国对心理与教育测量的贡献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测量实践方面
a. 能力测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