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873岩石矿物基础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大量的安山岩主要分布于下列哪个地带? ( )
A. 岩石圈板块的离散边界
B. 大陆裂谷
C. 岩石圈板块的俯冲带
D. 大洋板块内的海底平顶山
【答案】C
【解析】安山岩是一种分布较广泛的岩石,常常形成典型的火山锥或岩流、岩钟产出,在活动大陆边缘、造山带、现代岛弧地区和俯冲带广泛分布,如环太平洋新生代火山岩,主要由玄武岩一安山岩一流纹岩组合; 相反,在大陆内部、大洋岛屿和洋底则多出现玄武岩分布区,安山岩很少。
2. 花岗岩属于( )。
A. 超基性岩
B. 基性岩
C. 中性岩
D. 酸性岩
【答案】 D
【解析】超基性岩是指二氧化硅含量小于45%的岩浆岩; 基性岩是指二氧化硅含量介于45%~52%的岩浆岩; 中性岩是指二氧化硅含量介于52%~63%之间的岩浆岩; 酸性岩是指二氧化硅含量大于63%的岩浆岩; 花岗岩是岩浆在地下深处经冷凝而形成的深成酸性火成岩。
3. 下列完全用于描述岩石结构特征的术语组是( )
A. 变余砂状、竹叶状、粒状、斑状
B. 似斑状、全晶质、鲡状、生物碎屑
C. 等粒状、泥质、片状、结核
D. 碎斑、非晶质、波痕、粗粒
【答案】B
【解析】竹叶状是描述岩石构造的术语,如竹叶状灰岩; 片状是描述变质岩的一种构造,主要出现在片岩中:波痕是描述沉积岩的一种构造,主要出现在砂岩中。
4. 下列关于断层性质说法中,哪一项不对( )
A. 断层上盘下降,下盘上升为正断层
B. 断层下盘下降,上盘上升为正断层
C. 若干条产状大致相等的正断层平行排列,一在剖面上务断层上盘成阶梯状向同一方向依次下降的为阶梯状正断层组合。
D. 两条或以上的高角度逆断层,倾向相背,中间盘下降,称之为对冲断层。若倾向相对,中间盘上升,称之为背冲断层
【答案】B
【解析】断层是指岩层或岩体在受力发生断裂变形时,断裂两侧岩块沿破裂面发生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在地貌上,大的断层常常形成裂谷和陡崖,如著名的东非大裂谷、中国华山北坡大断崖。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快状山地或高地,如中国的华山、庐山、泰山; 另一侧相对下沉的岩块,则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中国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在断层构造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5. 一般认为重力均衡补偿面位于( )。
A. 莫霍面以上
B. 莫霍面
C. 莫霍面与岩石圈底面之间
D. 软流圈中
【答案】D
【解析】地表地形的起伏造成的载荷差异将在地壳深部乃至更深的部位得到充分补偿。在某一补偿深度之下,地球的压力处于流体静平衡状态,因此,在补偿界面以上的单位截面柱体中的重量必须相等,过多的地表负荷会导致在补偿界面之上要有等量的质量亏缺才能达到静态平衡,所以一般均衡补偿面一般位于软流圈中。
6. 富长英质成分(Al 2SiO 5的铝硅酸盐)的岩石在变质作用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的逐渐增加可以形成Al 2SiO 5系列多形晶矿物,其顺序是( )
A. 蓝晶石、红柱石、夕线石
B. 红柱石、蓝晶石、夕线石
C. 夕线石、红柱石、蓝晶石
D. 夕线石、蓝晶石、红柱石
【答案】B
【解析】红柱石、蓝晶石、夕线石三种硅酸盐矿物可以发生多形转变反应,红柱石在低压区稳定、蓝晶石在高压区稳定、夕线石在高温区稳定叮者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一相共生,形成多种Al 2SiO 5多形晶矿物。
7. 破火山口是下列哪种原因形成的? ( )
A. 猛烈喷发时爆炸
B. 自边缘裂隙喷出的熔岩堆积
C. 几次喷发的错位
D. 紧跟爆发之后的下陷
【答案】D
【解析】破火山口是紧跟爆发之后的下陷。火山爆发强烈者主要有卡特慢型和普林尼型,这两者由于大量火山物质的抛出,常常塌陷形成破火山口。
8. 风化壳的存在,表明有( ),证明地壳发生过升降运动。
A. 断层
B. 褶皱
C. 沉积间断
D. 生物
【答案】C
【解析】风化壳是沉积间断的标志。表明该区域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发生过地壳运动,导致地层出现缺失,后又被另一时期的地层所覆盖。
9. 地震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是( )。
A. 体波
B. 纵波
C. 横波
D. 表面波
【答案】D
【解析】表面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10.不属于化学风化作用的是( )。
A. 盐类的结晶与潮解
B. 溶解
C. 氧化
D. 水解
【答案】A
【解析】化学风化作用是指氧、水溶液对矿物、岩石的破坏作用,它小仅使矿物、岩石破碎、分解,还使矿物、岩石的化学成分发生了改变。
11.在大气、水、生物等的作用(包括地表温度变化的作用)下使岩石在原地被分解破坏的过程,称( )
A. 剥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