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习题集题库>头颈部题库

问题:

[多选] 颈动脉瘤的治疗包括()。

A . 游离肿瘤,直接切除瘤体
B . 放射治疗
C . 局部注射硬化剂
D . 切除病变血管,用人造血管重建血流通道
E . 切除瘤体,血管端端吻合

男性,60岁,有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病史10余年,近3年来反复双下肢水肿,此次病情加剧,唇发绀、神志恍惚,双下肺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20/min,有期前收缩。阻塞性肺气肿发生缺氧的主要机制是() A.气流不完全阻塞。 通气功能减退。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肺泡壁弹性减退。 肺泡毛细血管床减少。 患者女,25岁。左耳垂下有时大时小的肿块6年。无自觉症状。检查见:耳垂下可见1个约4cm3的肿块,表面皮肤正常,但稍偏蓝色,边界不清,质软,可被压缩,头低位时肿块膨大,头恢复正常位时肿块;亦恢复原状。若辅助检查穿刺抽出血性液体,结合临床诊断,治疗应采用() A.激光治疗。 放射治疗。 低温治疗。 激素治疗。 注射硬化剂治疗。 男性,纺织行业印染工。某天突然感到头痛、呼吸和心跳加快。体检发现,尿呈棕黑色,来医院就诊。对确诊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 A.红细胞。 血小板。 高铁血红蛋白。 氰化血红蛋白。 白细胞。 患者,女,55岁,双膝关节疼痛5年,开始时上下楼疼痛明显,逐渐加重,现走平路也出现关节疼痛,伴有颈椎、髋部隐痛,化验:ESR25mm/h,为控制病情进展并缓解疼痛,应选择的治疗是() 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 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 肌肉注射糖皮质激素止痛、抗炎。 长期理疗、对症治疗。 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女性,8岁。生后即出现左颊部和上下唇紫色肿物,弯腰低头时体积增大,听诊未闻及杂音。该肿块切除后病理检查最可能发现() 多发扩张的不同大小的静脉管腔。 多发原始的淋巴管腔。 多发小型的动静脉瘘。 增生的血管内皮细胞团。 包绕毛细血管的纺锤形细胞。 颈动脉瘤的治疗包括()。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颈动脉瘤确诊后应尽早行手术治疗,根据瘤体位置及大小分别选择瘤体切除、瘤体颈部结扎、病变动脉切除、人造血管替代或瘤体切除、血管端端吻合等手术。本病不同于海绵状血管瘤和毛细血管瘤,与动脉血管腔直接相通,故不能行放射治疗及硬化剂注射治疗,以免发生血管破裂及阻塞。耐受性差的患者可行介入治疗。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