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采访学》考研内部复习题4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红色中华》
【答案】《红色中华》1931年12月11日创刊于江西瑞金,最初是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的机关报,后来改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联合机关报。该报在一般情况下也只有几个人; "1933年与1934年,是《红色中华》工作兴旺时期,人员多时小过10余人,除了编委会5人之外,管通讯来稿的1人,校对1人,发行1人,文书1人,以及几个机关行政人员。当时没有专职的记者,报上刊出的‘记者’实际上就是编委会的成员”。
2. 党性原则
【答案】党性原则是新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党性原则的总要求和新闻工作的具体要求结合起来,形成了党的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长期以来,党性原则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制度安排,是组织原则,是纪律。党性原则包括:①所有新闻媒体都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所有新闻媒体都必须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都必须无条件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令法规和政府施政纲领。②党管媒体:新闻媒介主要领导的任命权、重大事项的决策权、重要资产的配置权、新闻宣传内容的终审权,都在党委领导机关,这是由中央文件明确规定的。③国有资本拥有对所有新闻媒体绝对的控股权。④采用行政手段来扶植主流媒体,尤其是党委机关报。除了资金注入、税收优惠、邮发优惠等措施外,采取行政手段来确保主流媒体的市场占有率。
3. 现场观察
【答案】现场观察是指记者深入到新闻现场,对新闻事实的目击者甚至是参加者进行直接的目击采访。记者的观察采访中,最经常、最普遍的,是对新闻现场所作的观察。其主要作用有:①现场观察可以让记者掌握第一手材料,也可以用观察来验证间接材料; ②现场观察是感性认识的必由之路,也是形成写作激情的首要条件; ③能够直接获取生动细节、抓住事物特征,克服写作一般化的毛病; ④可以使记者加深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理解; ⑤现场观察可以在其他采访方法无法进行的情况下获取新闻素材。现场观察采访主要适用于突发性的自然现象、新闻事件以及不适合用言语进行采访的采访对象。
4. 隐私权
【答案】隐私权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隐性采访,尤其是电视隐性采访,往往采取“偷拍”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不要侵犯公民的隐私权。
第 1 页,共 10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