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贵州大学人文学院613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之《新闻采访教程》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5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客观报道

【答案】客观报道是一种形成于19世纪50年代的新闻报道方式,要求在写作中尊重客观实际,要经过充分调查研究来如实反映真相。也指新闻写作寓褒贬于叙述事实之中,用客观的形式表达意见。我国新闻研究界经常用恩格斯的话解释这一报道方式,即“完全立足于事实,只引用事实和直接以事实为根据的判断,由这样的判断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本身仍然是明显的事实。”

2. “第四等级”

【答案】“第四等级”又称第四阶级,是指新闻界的社会地位,源于18世纪的英国。1772年,英国记者经过多年的奋斗,获得国会旁听权,可以公开报道议员的发言和辩论,记者地位也有了一定的提高。1828年英国国会举行会议时,政治家爱德蒙特·巴克在会上称记者为“第四阶级”,认为议会中有三个阶级(贵族、僧侣、资产者),但是在记者席上坐着一个第四阶级,比那三个阶级都重要。此观念为西方新闻界接受,并解释为报业是立法、行政、司法二种机构以外的政府第四部门,即“第四权力”。“第四权力”概念是由美国著名思想家杰弗逊最早提出的。

3. 人物新闻

【答案】人物新闻,是指用消息形式报道人物活动与事迹的一种新闻体裁。与人物通讯、专访等人物报道体裁相比,人物新闻的独特之处体现在:①短,即一则人物新闻六七百字,报道一个人,说清一件事,阐明一个思想,短小精悍; ②快,即迅速及时展现人物的风采; ③活,即人物的语言、活动、思想风貌及细节,是新闻事件中最活跃的因素; ④强,即说服力比充满说教味的新闻报道强。

4. 新闻素材

【答案】新闻素材是指记者在采访中获得的原始材料,是记者提炼新闻事实、新闻题材、报道主题和写作新闻报道的基础。新闻素材来源不一,而且往往零散杂错、真伪莫辨,一般只是接触到事物的局部细节或表象,只有经过认真的核实、鉴别、整理和提炼加工,才能成为真实、完整、典型、生动的新闻事实,成为新闻报道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揭示事物本质的具有高度可信性和

第 1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