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山东大学经济学院807西方经济学之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一定是最优的吗?

【答案】(1)所谓纳什均衡,指的是参与人的这样一种策略组合,在该策略组合上,任何参与人单独改变策略都不会得到好处。即如果在一个策略组合中,当所有其他人都不改变策略时,没有人会改变自己的策略,则该策略组合就是一个纳什均衡。

(2)纳什均衡不一定是最优的。纳什均衡可能是最优的,也可能不是最优的。例如,在存在多个纳什均衡的情祝下,其中有一些纳什均衡就不是最优的; 即使在纳什均衡是唯一时,它也可能不是最优的一一因为与他相对应的支付组合可能会小于与其他策略组合相对应的支付组合。

2. 假定收益递减规律永远成立,那么以下A 、B 、C 、D 四项叙述,各项分别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为什么?

A. 如果平均产量超过了边际产量,则平均产量一定上升。

B. 如果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则平均产量一定达到最大。

C. 当边际产量达到最大时,总产量也达到最大。

D. 当总产量开始下降时,开始出现收益递减。

【答案】(1)A 项叙述是错误的。理由如下:就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关系而言,只要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就把平均产量拉下,即平均产量一定下降。

(2)B 项叙述是正确的。理由如下:就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来说,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曲线是上升的; 当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曲线是下降的; 当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曲线达极大值。

(3)C 项叙述是错误的。理由如下:只要边际产量是正的,总产量总是增加的; 只要边际产量是负的,总产量总是减少的: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最大值点。

(4)D 项叙述是错误的。理由如下:当边际产量开始下降时,开始出现收益递减。

3. 已知需求曲线Q=a-bP,试说明在需求曲线缺乏弹性的部分,经营不可能产生利润。

【答案】由需求函数Q=a-bP可得,反需求函数为:

厂商的利润函数为:,则,而; 。

当需求曲线价格弹性ed<1时,边际收益MR<0,一般情况下有MC>0。因此,在需求曲线缺乏弹性的部分经营不可能产生利润。

4. 假定一个社会由A 和B 两个人组成。设生产某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120,A 和B 对该公共物品的需求分别为和。

(1)该公共物品的社会最优产出水平是多少?

(2)如该公共物品由私人生产,其产出水平是多少?

【答案】(1)要决定供给公共物品的最优产出水平,必须使这些加总的边际收益与生产的边际成本相等,即有:

解得:社会最优产出水平了=90,这就是该公共物品的社会最优产出水平。

(2)如该公共物品由私人生产,其产出水平为80。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通常没有考虑搭便车的问题。如果考虑搭便车,可以看出,一旦B 提供了80单位的公共物品,则A 可搭便车(不付钱即可享受)。需要注意的是,经济学中一般的结论是公共物品由私人提供的数量(公共物品的最优提供数量(公共物品若为私人物品时的提供数量。如果这个结论严格成立,那么答案可能就是0,即B 可能不提供公共物品。

二、论述题

5. 试论述囚徒困境对于经济学的意义。

【答案】(l )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指两个被捕获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具体情况如下:两囚徒被指控是同案犯。他们被分关在不同的牢房里且无法互通信息,各囚徒都被要求坦白罪行。如果两囚徒都坦白,则各将被判入狱5年; 如果两人都不坦白,则各将被判入狱2年; 如果一方坦白另一方不坦白,则坦白方入狱1年,另一方入狱10年。表列明了两囚徒选择的结果。

表囚徒困境

如果囚徒A 不坦白,他就冒着被囚徒B 利用的危险,因为不管囚徒A 怎么选择,囚徒B 坦白总是最优方案。同样,囚徒A 坦白也总是最优方案。总之,从上面可以看出,对囚徒个人而言,选择坦白总比不坦白收益高,但从两人的支付总和来看,双方都不坦白的收益是最高的。

(2)囚徒困境的经济学意义

①囚徒困境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一种普遍情形,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

占优策略均衡虽然是唯一可以预见到的结果,但这种策略组合却不一定是帕累托有效率的策略。在“囚徒困境”中,(坦白,坦白)是帕累托无效率的策略,因为每个人都被判5年徒刑,并不是博弈者共同的最优结果。他们共同的最优结果应该是各判2年,但却是无法实现的。于是

“囚徒困境”常常被经济学家作为一个经典案例来说明:自利的个人理性行为并没有导致一个社会的最佳结果,亦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冲突。

②“囚徒困境”反映的是个人理性导致集体理性的缺失,但是由于集体性质未定,即集体利益的缺失对整个社会影响也是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的。

当集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矛盾时且有损社会整体利益的,此时应该设计制度形成囚徒困境,设法让博弈的双方走进囚徒的困境,制止他们的合作,从而避免形成垄断,造成社会净福利的损失,很多行业间的价格与产量的竞争就属于这种情况。而当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相一致时,就应该设法摆脱囚徒困境,从而形成合作,促进整个社会效率的提高。

③无限重复的囚徒困境博弈可以实现有效率结果的极佳机制。

在重复博弈中,囚徒困境可能会出现非合作性的共谋。尽管每个囚徒都冒着被其他囚徒出卖的风险,但如果他选择不合作,那么就会失去获得长期合作收益的可能性,如果重复博弈的次数足够多,未来收益的损失就会超过短期被出卖的损失,因此,可能会出现参与者彼此合作的情况,采取帕累托有效的策略。

6. 作图说明消费者的帕累托最优的含义。

【答案】(l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福利经济学中讨论实现生产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的理论。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即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其他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只有同时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生产的帕累托最优以及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才能说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2)消费者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要满足交换的最优状态。

图画出了消费者A 、消费者B 消费两种商品X 、Y 的无差异曲线。两条横轴表示消费者A 、消费者B 消费X 的数量,两条纵轴表示消费者A 、消费者B 消费Y 的数量。凸向原点O A ,的实曲线等为消费者A 的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O A 的虚曲线

,等是消费者B 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A 、消费者B 的无差异曲线相切于P 1点、P 2点、P 3点,把所有这些切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可得到契约曲线CC ´。因为在消费者A 、消费者B 无差异曲线的切点有相同的边际替代率,因此曲线C 上的任何一点都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契约曲线就是帕累托最优点的轨迹,曲线上的交换都是最大满足的交换。在契约曲线外的D 点,消费者A 、消费者B 两人的边际替代率不同,从而不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此时,可以通过把商品在消费者A 、消费者B 之间重新分配,从而在不减少消费者A (或消费者B )的效用的情况下,提高消费者B (或消费者A )的效用。如果重新分配沿I B 进行,则到达P 3点时没有改变消费者B 的效用,而消费者A 的效用从提高到; 同理,也可以沿着进行。这种重新分配的结果使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满足了交换的最优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