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内蒙古财经大学金融学802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吉芬商品
【答案】19世纪,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发现一个现象,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导致土豆价格上升,但居民对土豆的需求量却反而增加了,而这无法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进行解释,
,并将像土豆这种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动的物品称之为“吉芬物品”故此现象称为“吉芬难题”。
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一向的变动。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
2. 停止营业点
【答案】停止营业点是指一个己经投入生产的企业,在生产中总有这样一点,当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的产量大于这一点所代表的产量时,仍可以继续生产,小于这一点所代表的产量时,就只好关闭。该点就是企业的停止营业点。
一个己经投入生产的企业是否必须关闭的条件不在于它是否盈利,而在于它关闭后的亏损与生产时的亏损哪种更大。如果关闭后的亏损比生产时的亏损更大,则应继续生产; 如果生产时的亏损比关闭后的亏损更大,则必须关闭。实际上关闭后也是有亏损的,其亏损就是固定成本。因此,是否关闭就视生产时的亏损是否大于固定成本,若小大于,就可继续生产; 若大于,就必须停止营业。企业的停止营业点可用下图说明:图中E 点即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就是企业停止营业点。
停止营业点
3. 规范经济学
【答案】规范经济学试图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
规范经济学是建立在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的基础之上的理论经济学,它研究经济事物应该如何运行,而不考虑经济事物的实际运行状况,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为
个人或政府实现某种目标提供行之有效的行动方针和政策处方。简而言之,规范经济学的目的是对经济体系的运行做出价值判断,回答是“好”还是“不好”的问题,并提出“应该怎样”的问题。凡陈述应该怎样的命题,成为规范命题,属于规范经济学研究的范畴。
二、计算题
4. 某完全垄断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是Q=120-2P,其中Q 是产量,P 是价格,单位为元; 成本函数为TC=Q。试求: 2
(1)该厂商在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2)垄断带来的效率损失(即纯损);
(3)如果政府对每销售一单位产品向厂商征税15元,该厂商在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又是多少?
【答案】(1)根据需求函数,可得出反需求函数为:
则垄断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解得:Q=20。
将Q=20代入,可得:P=50。利润。
即该厂商在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分别为20、50元和600元。
(2)如图所示,在完全竞争时,边际成本等于价格达到均衡,
即
,即完全竞争厂商的产量为24,价格为48。
与完全竞争相比,垄断的总经济福利减少了,减少的数量等于图中的小三角形abc 。通过计算可得小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
,
可得
垄断带来的效率损失
即垄断带来的效率损失为20。
(3)如果政府对每销售一单位产品向厂商征税15元,则该垄断厂商的成本发生了变化,新的成本函数为:
垄断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解得:Q=15。
将Q=15代入
利润,可得:P=52.5。 。
即如果政府对每销售一单位产品向厂商征税15元,该厂商在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分别为15、元和元。
5. 假设劳动力的供给函数为L S =7W,其中L s 为劳动力供给数量(以千万人/年计),W 为工资
D D ,劳动力需求函数为L =90-8W,L 为劳动需求数量: 率(以元/小时计)
(1)计算均衡的工资率和就业水平;
(2)假定政府规定工资为7元/小时,就业人数会发生什么变化? 失业人数为多少?
(3)假定政府不规定最低工资,改为向每个就业者支付1.5元补贴,这时的就业水平是多少? 均衡工资率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案】(1)联立劳动力供给函数和需求函数:
**解得:均衡工资率W =6,均衡就业水平L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