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发现美、判断美、爱好美的能力的教育。审美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现代教育中它已经成为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途径。审美教育不仅能促进德育,而且具有形象和情感教育的特点,成为学生学习行为的内部诱因,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对智育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审美教育和语文教育关系密切,语文教材中蕴涵的姿彩纷呈的美不仅为审美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且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也有赖于美感教育。在审美教育中,教师是美的使者,教师的审美素质和实践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首先,就中学语文教师的审美素质来说,教师必须从因袭的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在语文教育中开展审美教育的必要性,树立美育意识;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以真为美,以善为美,以纯朴为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作为教师,只有掌握了中学语文审美的基本规律,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语文教师的审美能力是其审美修养的主要体现,它与语文美育的效果密切相关,所以,语文教师应具有较高水平的审美能力;语文教材中美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决定了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审美知识的丰富性,教师要能够认识社会美,领悟自然美,揣摩构思美,感受意境美,品味语言美,体会哲理美。其次,在语文美育实践中,教师要能够充分认识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四种美学形态——崇高、优美、悲剧、喜剧——的审美价值,把它们同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在语文美育中,想象是审美反映的枢纽,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在美的天地间自由翱翔;意境作为一个中国古典美学范畴,是语文美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学生进行意境美教育,可以调动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想象,体验作家创造的优美、深邃的艺术境界,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再创力,拓展语文教育的空间,同时受到美的熏陶。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