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文件管理系统在磁盘上建立了位示图(Bitmap),记录磁盘的使用情况。若磁盘上的物理块依次编号为0、1、2、…,系统中字长为32位,每一位对应文件存储器上的一个物理块,取值0和1分别表示空闲和占用,如下所示。假设将4195号物理块分配给某文件,那么该物理块的使用情况在位示图中的第(1)个字中描述;系统应该将(2)。空白(1)处应选择() A.128。 129。 130。 131。
在如图1-11所示的树形文件系统中,方框表示目录,圆圈表示文件,"/"表示路径中的分隔符,"/"在路径之首时表示根目录。假设当前目录是D2,进程A以如下两种方式打开文件f2:方式①fd1=open("(1)/f2",ORDONLY);方式②fd1=open("/D2W2/f2",O_RDONLY);其中,方式①的工作效率比方式②的工作效率高,因为采用方式①,文件系统是从(2)。空白(2)处应选择() A.根目录开始查找文件f2,系统查找时间少,读取f2文件次数不变。 当前路径开始查找文件f2,系统查找时间少,读取f2文件次数少。 根目录开始查找文件f2,系统查找时间少,读取f2文件次数少。 当前路径开始查找文件f2,系统查找时间少,读取f2文件次数不变。
在如图1-11所示的树形文件系统中,方框表示目录,圆圈表示文件,"/"表示路径中的分隔符,"/"在路径之首时表示根目录。假设当前目录是D2,进程A以如下两种方式打开文件f2:方式①fd1=open("(1)/f2",ORDONLY);方式②fd1=open("/D2W2/f2",O_RDONLY);其中,方式①的工作效率比方式②的工作效率高,因为采用方式①,文件系统是从(2)。空白(1)处应选择() A./D2/W2。 D2/W2。 W2。 /W2。
影响文件系统可靠性因素之一是文件系统的一致性问题,如果读取(1)的某磁盘块,修改后在写回磁盘前系统崩溃,则对系统的影响相对较大。通常的解决方案是采用文件系统的一致性检查,一致性检查包括块的一致性检查和文件的一致性检查。在块的一致性检查时,检测程序构造一张表,表中为每个块设立两个计数器,一个跟踪该块在文件中出现的次数,一个跟踪该块在空闲表中出现的次数。若系统有16个块,检测程序通过检测发现表(2)状态下的文件系统是一致的。空白(1)处应选择() A.用户文件的某磁盘块。 空闲表磁盘块。 用户目录文件。 系统目录文件。
某书店有一个收银员,该书店最多允许n个购书者进入。将收银员和购书者看做不同的进程,其工作流程如图1-8所示。利用PV操作实现该过程,设置信号量S1、S2和Sn,初值分别为0、0、n。则图1-8中a1和a2应填入(1),b1和b2应填入(2)。空白(2)处应选择() A.P(Sn)、V(S2)。 V(Sn)、P(S2)。 P(S1)、V(S2)。 P(S2)、V(S1)。
在一个单CPU的计算机系统中,有3台不同的外部设备R1、R2、R3和3个进程P1、P2、P3。系统CPU调度采用可剥夺式优先级的进程调度方案,3个进程的优先级、使用设备的先后顺序和占用设备时间如表1-6所示。
假设操作系统的开销忽略不计,从3个进程同时投入运行到全部完成,CPU的利用率约为(1)%:R3的利用率约为(2)%(设备的利用率指该设备的使用时间与进程组全部完成所占用时间的比率)。
空白(1)处应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