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乡镇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题库>儿科综合复习题题库

问题:

[单选,A1型题] 3岁小儿,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Ⅲ-Ⅳ/6全收缩期杂音,心尖区有较短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2心音亢进,X线示左、右心室大。最可能诊断是()

A . 小型室间隔缺损
B . 大型室间隔缺损
C . 风湿性心脏病
D . 房间隔缺损
E . 动脉导管未闭

患者男性,52岁。因中、上腹疼痛,加重伴消化道出血入院。入院前经常有上腹疼痛,具有周期性发作病史,每年秋季上腹痛次数明显增加,腹痛时服用抗酸剂可以暂时缓解。病人同时伴有高血压病史,平时血压172/98mmHg。体检:T:37.2℃,P:102次/分,R:26次/分。Hb:92g/L,WBC:12.3×109/L,无肝病及手术、外伤史,亦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家族中无胃肠道肿瘤史。提示: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胃大部切除术,毕氏Ⅱ式,手术经过顺利,术后出血停止。三天后开始进流质饮食,出现上腹膨胀和溢出性呕吐,呕吐物为所进流质及胆汁和胃液,放置胃肠减压管吸出大量液体而症状消失,但停止减压后症状又反复出现。查全腹无肌紧张。上述情况的出现应考虑是术后哪些并发症()。 A.复发性溃疡。 吻合口狭窄。 胃肠吻合口排空障碍;空肠输出袢梗阻。 胆汁返流性胃炎。 十二指肠残端瘘。 倾倒综合征。 关于产程图,下列哪项说法正确() 横坐标为临产时间。 纵坐标左侧为宫口扩张程度。 纵坐标右侧为先露下降程度。 产程图上有两条曲线。 产程图对产程进展一目了然。 一侧周围性面瘫,对侧偏瘫提示病变在() 一侧内囊。 中脑背侧。 桥脑腹侧。 延髓外侧。 脊髓半侧。 46岁男性,突发头痛、恶心、呕吐,无明显肢体瘫痪,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呈均匀一致血性,下列哪一诊断最不可能()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叶出血。 壳核出血。 尾状核头出血。 小脑出血。 室间隔缺损伴动力型肺动脉高压时可有下列表现,但除了() P2显著亢进。 右心室压力显著升高。 右心室显著增大。 心脏杂音显著增强。 胸片示肺动脉段显著突出。 3岁小儿,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Ⅲ-Ⅳ/6全收缩期杂音,心尖区有较短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2心音亢进,X线示左、右心室大。最可能诊断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应用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先天性心脏病杂音、心音特点和影像学改变的综合分析能力。错选率不高约10%。主要错选答案是C,其次是D,少数选E。本题的难度不大。首先从杂音出现的位置即可以判断与其相对应的病变部位在何处。在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Ⅲ~Ⅳ/6全收缩期杂音,C风湿性心脏病即可排除;而根据杂音强度则可排除D房缺,且提示可能是室间隔缺损的杂音。肺动脉瓣区第2心音亢进,提示肺动脉血流增多,压力增高,可能存在左向右分流。
X线示左、右心室大,提示左、右心室的负荷都较明显增加。小的室间隔缺损不会导致显著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因此可排除答案A。心尖区有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提示二尖瓣狭窄,这可能是导致部分同学错选答案C的原因。但是,杂音较短,器质性改变的可能性不大。出现这种杂音的原因主要是大型的室间隔缺损造成较大的分流,使从左心房进入左心室的血流增多,二尖瓣相对狭窄,以致出现较短的舒张期隆隆样杂音。错选答案D和E的原因是对两者杂音出现的部位、性质和时相未弄清楚。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