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海大学883金属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金属键
【答案】金属键是金属正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金属原子间的结合力。
2. 成分过冷
【答案】成分过冷是指合金溶液在凝固时,理论凝固温度不变,过冷度完全取决于溶质成分的分布的现象。
二、简答题
3. 扩散第一定律的应用条件是什么?对于浓度梯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能否应用用扩散第一定律?
【答案】扩散第一定律应用条件为稳态扩散,即质量浓度不随时间而变化。非稳态扩散情况下通常也可应用扩散第一定律,但必须进行修正使之大致符合直线的情况下才可使用。
4. 金属的固态相变与金属的结晶过程基本一样,大多也包括形核和生长两个基本阶段,但在固态相变过程中新、旧两相的比容不同,使系统额外增加了应变能以及由相界面上的原子不匹配而引起的弹性应变能,因此固态相变在许多方面与结晶过程有着显著的差异。试分析固态相变的一般特点。
【答案】固态相变的一般特点:
(1)相变阻力中多了应变能一项。
(2)形核方面:非均匀形核为主;具有特定的取向关系;相界面常为共格或半共格的。 (3)生长方面:具有惯习现象,有特定的组织形态,如片状、针状。
(4)有亚稳相。
5. 叙述你所熟悉的某一类材料的凝固过程。
【答案】金属材料在凝固过程后通常得到结晶体,因此金属材料的凝固过程也称结晶过程。 金属的结晶通常分为两个阶段,即形核和形核后的长大阶段。
金属的形核通常在金属恪体中的小尺寸有序原子集团(晶胚)基础上,通过原子扩散而形成能够稳定长大的晶核,即纯金属的形核过程一般需要满足能量条件和结构条件,而合金的形核还要一定的成分条件。
金属形核后的长大通常需要一个较小的过冷度,原子向晶核扩散而长大,在长大过程中结晶界面是粗糙界面,因此金属长大速度一般很快,而结晶界面结构、温度梯度和结晶速度会影响到长大后的晶粒形状和大小,对于合金通常还会造成合金结晶后出现成分偏析等问题。
6. 画出体心立方晶体的晶胞示意图。
【答案】如图所示。
图
7. 什么是二次再结晶?二次再结晶发生的条件是什么?二次再结晶后织构会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二次再结晶是指在再结晶完成的基础上,少数晶粒的异常长大现象。此时晶粒尺寸分布出现双峰现象。发生条件:一般晶粒生长受阻,如粒子钉扎、织构钉扎或厚度效应。当钉扎作用不均匀消失时,个别晶粒先摆脱钉扎而充分生长。
于弥散相抑制晶粒长大,一般不会产生二次织构;对于织构抑制晶粒长大,有时会产生二次织构,有时不会产生二次织构;对于厚度抑制晶粒正常长大,会产生二次织构。
8. 欧盟于2006年7月1日开始正式执行的RoHS 指令(现已成为法令)要求禁止哪些有害物质? 其最高允许含量分别是多少? 替代有铅钎料的主要钎料系统有哪些?
【答案
】
Polybrominated ,0.1%)、多溴二苯醚(PBDE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0.1%)。替代有铅钎料的主要有:
系统。
三、计算题
9. 有铀和硼两种材料,若已知铀的密度为
子量为10.81,阿伏伽德罗常数为原子量为235.03, 硼的密度为试分别计算这两种材料单位体积内的原子数。 原
【答案】根据已知条件和原子数公式可知铀单位体积内的原子数为:
同理,硼单位体积内的原子数为:
10.有全同立构聚丙烯试样一块,体积为
【答案】试样密度为
质量为1.94g , 试计算其结晶度。
查表得:
则体积结晶度
重量结晶度
11.如图1所示的晶体中,ABCD 滑移面上有一个位错环,位错线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其柏氏矢量b 平行于:
(1)指出位错环各部分的位错类型。
(2)若柏氏矢量b 垂直于位错环所在的水平面,指出位错环各部分的位错类型。
(3)在图中表示出使位错环向外运动所需施加的切应力方向。
(4)该位错环运动出晶体后。晶体外形如何变化?
图1
【答案】如图2所示。
(1
)点为负刃型位错
,点为正刃型位错
,点为左螺型位错
,点为右螺型位错。其他各点处为混合型位错。
(2)由于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全部垂直,则位错环上所有位错都为刃型位错。
(3)如图2(a )所示,在晶体的上下底面施加一对平行于柏氏矢量的切应力,且下底面内的切应力与柏氏矢量同向平行。
(4)如图2(b )所示,滑移面下部晶体相对于上部晶体产生与柏氏矢量相同的滑移,并在晶体侧表面形成相应台阶。
(a ) (b )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