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433税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税收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税收负担
【答案】税收负担是指一定时间内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承受的经济负担。税收负担反映了社会产品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分配数量关系, 又简称“税负”。影响一国宏观税负水平的因素有很多, 从不同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宏观税负的选择可以看出,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国家职能定位、经济体制与财政体制的模式等因素是影响税负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
2. 税收政策
【答案】税收政策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确定的税收工作的指导方针及相应的税收措施。税收政策的实施过程是税收能动地作用于经济的一个过程, 是由政策目标、政策手段、政策主体、政策环境等内容组成的完整的调控体系。
3. 环境保护税
【答案】环境保护税是指国家基于保护生态环境、防止自然资源枯竭、促进资源再生、保持生态平衡的目标, 而对破坏生态环境、破坏自然资源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征收相应数量的税收, 或运用其他税收手段筹集环境保护资金, 并调节纳税人相应行为的有关税收的总称。环境保护税实质上是通过税收的手段来实现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更为有效的利用。环保税的理论依据是外部的不经济, 或称“外部负效应”。
4. 税收的财政原则
【答案】税收财政原则最早是由德国新历史学派代表人物、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提出来的, 是指以满足国家财政需要为目标的税制准则, 这一原则是随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财政原则包括两层含义:①财政收入要足额、稳定;②财政收入要适度、合理。
二、简答题
5. 单一税方案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案】(1)单一税方案提出的背景
单一税方案, 是为了取代复杂烦琐的美国联邦所得税制度, 为对个人和企业征税提供一种高效、公平而简便易行的方法而提出的。
①美国是以所得税为主体税种的国家, 通常所得税收入占美国联邦税收的比例超过60%。但与此同时, 在美国, 人们对现实所得税制度的合理性、公平性也提出了很多质疑:
a. 所得税制度极其复杂烦琐, 给纳税人带来了高昂的依从成本;
b. 现行所得税制的间接成本更是高得惊人;
c. 所得税的设置本是以促进社会公平为目标的, 但事实情况却不容乐观。
②高税率迫使纳税人千方百计寻求减轻税负的方法而削减了税基; 低税率则通过给予取得更多应税所得的纳税人以回报而増加了税基。结论是, 宽税基、低税率的税制是通向公平税制的最好途径。基于以上情况, 拉布什卡和霍尔提出了他们的单一税方案。
(2)单一税方案的具体内容
①单一税就是按单一税率课征的税, 其三大特征如下:
a. 对所有收入都按统一的低税率征税;
b. 仅以消费为税基, 投资可在当年全额扣除;
c. 所有收入只征一次税, 并尽可能在其源头征收。
②单一税分为两部分:
a. —部分是对企业征收的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的税基是毛收入减去各类成本费用和投资之后的余额;企业所得税应对纳税人的所有收入都按统一的19%的低税率征税, 在降低税率的同时, 取消现行税制中对特定收入的税收减免。取消这些减免后, 税基加宽了, 税制也变得简单清晰了。
b. 另一部分是对工薪收入征收的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税基是工资、薪金和补助金之和减去免征额、个人投资储蓄之后的余额。
个人纳税应设计家庭免征额, 只有超过免征额的那部分收入才按单一税率纳税, 由此保证了低收入者不必纳税, 而高收入者超过免征额的收入越多, 纳税也就越多。
6.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原则。
【答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原则, 是当前深化税制改革、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收制度的关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原则应包括四个方面:财政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法治原则。具体如下:
(1)集中财政收入是税收最基本的职能, 因此, 建立税收制度的首要原则就是财政原则。税收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柱, 它的增长状况直接决定了财政收入的发展状况。财政原则包括两层含义:
①财政收入要足额、稳定
要完善税制结构, 増强我国税收收入増长的弹性, 在今后的税制改革中应适当加大直接税的比重。加强税收征管、减少税收流失是坚持财政原则的一项重要措施。
②财政收入要适度、合理
遵循适度、合理原则, 要求税收负担适中, 税收收入既能满足正常的财政支出需要, 又能与经济发展保持协调与同步, 并在此基础上, 使宏观税收负担尽量从轻。
(2)公平原则,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公平原则应具有两层内涵:
①税负公平是指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要与其收入相适应, 这既要求做到税收的横向公平, 又要求达到纵向公平。
要实现税负公平, 就要做到普遍征收、量能负担;还需统一税政、集中税权, 保证税法执行上的严肃性和一致性。
②机会均等是基于竞争的原则, 通过税收杠杆的作用, 力求改善不平等的竞争环境, 鼓励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竞争, 以达到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
要实现机会均等, 就必须贯彻国民待遇原则, 实现真正的公平竞争。“统一规范、平等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3)效率原则, 一方面要求提高税收的经济效率, 使税收对市场微观活动的效率损害达到最小化;另一方面要求提高税收的行政效率, 即税收的征管费用和执行费用最小化。由于其中的税务机关征管费用占很大比重, 所以提高征税效率关键在于强化税收的征收管理、节省征税费用。
(4)法治原则, 即依法治税, 是指政府征税, 包括税制的建立、税收政策的运用和整个税收管理, 应以法律为依据。法治是建立市场经济新税收体制的核心。法治原则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①税收的程序规范原则, 要求税收程序(包括税收的立法程序、执法程序和司法程序)法定;
②征收内容明确原则, 要求征税内容法定。
7. 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案】按照投资主体的不同, 投资可以分为私人投资与政府投资。税收对投资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对私人投资的显著影响。
(1)税收会导致投资总额的减少
①私人投资的目的是追求更高的投资效益, 预期的投资收益高, 投资意愿必然上升;预期投资必然随之上升, 反之, 则投资意愿会下降。在投资领域, 只要预期投资收益存在, 即投资的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 便会有人不断追加投资, 直至投资收益为零为止。
②政府对投资收益征税, 减少了投资者对投资的预期收益, 降低了投资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抑制了其进一步投资的意愿, 从总体上讲, 最终就会减少社会投资总额。政府在运用税收对投资总量的调整中, 既可以采取直接减免税的方式, 也可以采用再投资退税等方法。
(2)税收还会引起投资结构的变化。
①在统一税制下, 政府对不同投资项目征收相同的税收, 此时, 税收只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水平, 不会引起投资的结构性变化, 投资结构由市场供求来决定。
②如果政府对不同的投资项目采用不同的税收政策, 那么税收不仅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水平, 而且会影响其投资方向。引起投资结构、投资方向变化的税收政策可以体现为征税模式、税率的调整, 也可以体现为征税依据、税收优惠的变更。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