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汉语(加试)之现代汉语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义素分析

【答案】义素分析可以揭示出词语所代表事物之间的区别特征。义素分析的步骤一般是: ①要明确分析的对象;

②根据所选定的词,进行词义间的比较,找出其共同特征与区别特征,即找出相应的义素; ③义素确定之后,还需要采取种种方法进行表达义素分析的作用是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掌握、解释、理解语义,可以突出地显示词义之间的异同及联系。

2. 修辞

【答案】修辞一词有三个含义:一是指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 二是指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即修辞活动; 三是指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或修辞著作。通常情况下,总是把修辞理解为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在内容和语境确定的情况下,修辞着力探讨选用什么样的语言材料,采取什么样的修辞方式,追求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3. 语素文字

【答案】语素文字是记录语素的文字,又称表语文字。它用来表示词或语素(语言的最小语

,因而和语言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一般来说语素文字可以分解为字位,一个字位代表一义单位)

个语素,当然也可能出现一个字位代表几个语素和几个字位代表一个语素的情况。例如汉字是用成千上万个符号表示语素或词的意义,同时附带地表示语素的声音,所以有人把汉字说成语素文字。汉字大都代表语素,表示语素之义带有语素之音。

4. 音节

【答案】音节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发音时发音器官肌肉紧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音节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一般来说,除儿化音(如“花儿”hu ār )外,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汉语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构成,少则一个音素,多则四个音素,且以元音为主。

5. 通感

【答案】通感是汉语修辞格的一种。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互相补充、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也就是说,通感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在通感中,

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也会出现相互沟通与补充交错,以此来更好的欣赏文学艺术作品。

6. 句群

【答案】句群是指由前后连贯共同表示一个中心意思的几个句子组成的语法结构,又称句组。按照层次可以分为一层句群和多重句群。例如“历史是过去的事实。但我更认为历史是过去与现在的无终止的对话。”

7. 平仄相间

【答案】平仄相对,是指一联之内的两句上下第二、四、六个字的平仄上下对应相反。在近体诗里,平仄在本句中是重叠交替的,在对偶句中是相互对立的。这两大类声调在诗词中有规律地交替使用,也就造成了诗词音调抑扬起伏、悦耳动听的音乐美。在现代诗歌和散文中,适当注意平仄变化,充分利用汉语语音的特点,使作品获得音乐美感,还是很有必要的。

二、简答题

8. 念下列各字,体会声调的高低升降,并分别指出它们的调值和调类。

安定团结 改革开放 齐心协力 建设祖国

【答案】

9. 改正下列句子中实词方面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①在工厂、农村、学校我见闻了许多英雄,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而忘我地工作着。

②小梅干活很卖力气,咱村的大人小孩没有一个不说她劳动不积极的。

③世界稀有雉类,和大熊猫一样获得中国国宝称誉的四川鹧鸪近年成倍减少,目前仅有两千多只,因此筹建四川鹤鸽保护区己迫在眉睫。

④于无足轻重的东西中见出更高度的深刻意义。

⑤这些女孩真是又漂亮又智慧。

⑥思维这个词,可以分广义和狭义两种使用。

⑦包装可以,但不能太包装。

⑧几乎所有的窗都明亮着不疲惫的眼。

⑨实行新的管理制度以来,优质品率由过去的百分之八十提高了百分之九十。

⑩天天的朋友站在他爸爸身边。

11○他家在村子的南边,面对着一幢小山。

12○陶渊明曾理想一个和平、宁静、没有矛盾斗争的极乐世界。

【答案】①原句中名词“见闻”被误用为动词,应当改为“耳闻目睹”之类的词语。

②原句中“没有一个不说”即“大家都说”,后边再加上一个否定副词“不”来否定“积极”,意思正好与原意相反了。应去掉最后一个“不”字。

③数量的减少不能用倍数表示,只能用分数表示。“成倍减少”应改为“减少百分之五十”、“减少二分之一”或“减少一半”。

④“高度”是名词,句中用程度副词“更”修饰它,是把名词误用为形容词了,全句应改为“于无足轻重的东西中见出更高层面的深刻意义”。

⑤“智慧”是名词,不能跟形容词“漂亮”并列,不能受副词“又”修饰,把名词误用为形容词了,应改“智慧”为“聪明”。

⑥“使用”是动词,句中让它做“分”的宾语中心,又受数量短语修饰,这是把动词误用为名词了吧,应改“使用”为“用法”。

⑦两个“包装”都是动词,后一个“包装”受程度副词修饰,又不带宾语,这是把动词误用为形容词,可在“包装”的前面加个谓宾动词“注重”,句子就通了,“太”要改为“只”就更好。

⑧“明亮”是形容词,不能带宾语,误用为动词了,改为“几乎所有的窗户都透出明亮的灯光,像不疲惫的眼睛。”

⑨“提高了”指的是净增数,不包括底数。“提高到”指的是增加后的总数。本句指的是增加后的总数,应改“了”为“到”。

⑩“他”指代不明,是天天的朋友站在天天爸爸的身边,还是天天的朋友站在自己爸爸的身边呢? 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修饰。

11○量词“幢”常用于楼房,“山”应用“座”表示。

12○“理想”是名词,不能带宾语,误用为动词了,改“理想”为“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