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要:路遥是中国当代文学中极富个性的一个作家,在他的生命意识中,一直灌注着一样东西,那就是对于大成功的渴望与求索,并且愿意为此付出生命代价的悲壮,这也灌注在他的创作实践活动中,并创作了一些颇有影响的作品。虽然在由“精英集团”主宰的中国文学批评界,路遥并未引起太多的重视,甚至被一些权威专家漠视,但在不同层次的众多普通读者中间,路遥的小说《人生》和《平凡的世界》却倍受青睐,这表明路遥研究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路遥小说创作中的审美意识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沉郁、雄浑、壮丽、富有英雄主义气概的崇高感和平凡小人物在历史境遇中的命运悲剧性。它们相互联系,成为路遥小说实现自身的文化价值的关键所在,成为我们解读路遥及其小说的重要途径。路遥小说创作中的审美意识,也制约着其小说创作审美追求的发展与演变。
本论文分拟从四个部分论证路遥的审美意识:
第一部分:从路遥的个性创作姿态的角度对作家审美意识的内涵及特点做出论证。审美意识的内涵主要有两方面,即崇高感与悲剧感。其特点显现为作家自觉的使命意识和对于平凡小人物尊严的自觉维护与赞美。
第二部分:从文本的角度对作家审美意识的内涵及特点做出求证。路遥塑造了众多的具有崇高美和悲剧美的艺术形象,展现了具有崇高特征的自然景物和环境构成的意境,体现着作者自觉的美学追求,这些构成路遥审美意识的主要内容。
第三部分:从认识论的角度对路遥审美意识的形成因素做出分析。人在其本质和现实关系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其意识的形成也必然受客观环境的影响。作为创作主体的路遥对于创作审美意识的选择与坚守,与地域文化、社会生活环境等因素成因果关系。
第四部分:从影响论的角度对路遥审美意识的意义及影响做出论证。纵观20世纪80年代新潮飓风席卷整个文坛之时,作家路遥依然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文字间所勃发、跃动的敢于正视现实、直面人生的果敢,力求把握存在真实的愿望、信念和精神的自信、强悍,贴近生活、追踪时代和探寻人生的艺术魅力,充分显现了至大至刚的的人格和深切广博的人道主义情怀,使人敬畏。90年代,当图像、游戏成为对现实的强烈表达,荒诞、“玩主”成为众语喧哗的对象之时,以关注小人物在历史境遇中的不甘于悲剧命运、勇于抗争、强调人自身的内在价值的路遥成为“世纪末”的一个独特景观。在缺乏理想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当代,路遥的意义更是不言而喻的。正如有学者所指出: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个虽然去世但其文字却仍然活着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