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武汉科技大学高性能钢铁材料及其应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819机械原理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判断题
1. 连杆机构中若有周转副,则必有曲柄。( )
【答案】×
【解析】当铰链四杆机构中含有周转副时,若以最短杆为连杆时,则该机构为双摇杆机构,不存在曲柄。
2. 根据渐开线的性质,基圆之内没有渐开线,所以渐开线齿轮的齿根圆必须设计得比基圆大。( )
【答案】×
3. 蜗杆传动中,蜗轮法面模数和压力角为标准值。( )
【答案】×
【解析】蜗轮的端面参数为标准值。
4. 盘状凸轮基圆上,至少有一点是在凸轮廓线上。( )
【答案】√
【解析】盘状凸轮机构的基圆是以凸轮回转中心为圆心,以凸轮最小半径为半径所作的圆。
5. 蜗轮蜗杆传动,蜗轮与蜗杆的螺旋线方向是相反的。( )
【答案】×
【解析】蜗轮蜗杆传动,蜗轮与蜗杆的螺旋线方向是相同的。
6. 可以用飞轮来调节机器的非周期性速度波动。( )
【答案】错
【解析】飞轮只可以用来调节机器的周期性速度波动。
7. 基本杆组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 )
【答案】错
【解析】基本杆组自由度数为零。
8. 斜齿轮的端面模数大于法面模数。( )
【答案】√
【解析】斜齿轮的端面模数与法面模数之间的关系
9. 锥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两齿轮的大端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相等。( )
【答案】×
【解析】一对渐开线直齿锥齿轮正确啮合条件:大端模数和压力角相等,同时两轮的锥距相等,锥顶重合。
10.渐开线内齿轮的基圆一定位于齿根圆之内。( )
【答案】√
二、简答题
11.何谓机构的组成原理? 何谓基本杆组? 它具有什么特性? 如何确定基本杆组的级别及机构的级别?
【答案】机构的组成原理:任何机构都是可以看作是由若干个基本杆组依次连接于原动件和机架上而构成的。
基本杆组:不能再拆的最简单的自由度为零的构件组。
特性:自由度为零、不可再分。
杆组的级别的确定:杆组中包含有最多运动副的构件的运动副数目。
机构的级别的确定:机构中最尚级别基本杆组的级别。
12.在确定行星轮系各轮齿数时,必须满足哪些条件,为什么?
【答案】(1)尽可能近似地实现给定的传动比。
(2)满足同心条件:三个基本构件的回转轴线必须在同一直线上,即保证行星轮系能够正常运转。
(3)满足均布安装条件:使各行星轮能均布装配。
(4)满足邻接条件:相邻两行星轮中心距大于两轮齿顶圆半径之和,即保证相邻两行星轮不致相互碰撞。
13.为避免槽轮机构工作时的刚性冲击和非工作时的游动,在设计时必须注意什么? 应如何确定缺口弧的尺寸
?
图
【答案】(1)为避免刚性冲击,应保证圆销开始进入或脱出径向槽的瞬时,其线速度方向应沿着径向槽的中心线。
(2)为避免非工作时的游动,应保证槽轮机构的锁止弧能使槽轮在停歇过程中保持静止,但定位精度不高,因此在自动化机床和精密机械和仪表中应设计专门的精确定位装置。
(3)缺口弧的尺寸应根据锁止弧的半径大小来确定,而锁止弧的半径大小根据槽轮轮叶齿顶厚度6来确定,通常取
(4)随着槽数z 的增加,槽轮运转将趋于平稳,动力特性也将得到改善,但槽数太多,将使
槽轮体积过大,产生较大的惯性力矩,因此为保证性能,一般设计中,槽数的正常选用值为
14.在精密机械中,要获得准确的微位移或匀速的极低速运动,为什么不能简单地依靠增大机械传动系统的传动比来实现? 什么是“爬行现象”?消除或减小爬行现象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案】(1)在精密机械中,要获得准确的微位移或匀速的极低速运动,如果只是简单地依靠增大机械传动系统的传动比来实现,就会出现“爬行现象”。
(2)“爬行现象”是指机构的执行构件不能紧随其原动件的运动而运动,而是时动时停,时快时慢地爬行。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运动副元素间的摩擦力不稳定和传动构件的弹性变形所造成的。
(3)消除或减小爬行现象的主要措施:提高系统的刚度;降低运动副中的摩擦阻力;减小动、静摩擦系数的差;采用柔性铰链。
15.何谓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对机构进行动态静力分析的步骤如何?
【答案】动态静力分析是指将惯性力视为一般外力加于相应构件上,再按静力学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其分析步骤如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