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超额收益

【答案】超额收益是指超出行业平均利润的收益。一般情况下,在一个比较充分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只能得到平均利润。但是,在一些产业所在的市场,仅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参与实际竞争。因为参与的企业数目少,所以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企业在这个市场中进行生产,能够获得比在经济中其他地方进行相同风险的生产更高的收益,即超额收益。超额收益要高于行业的平均收益。得到超额收益的两个条件是高劳动效率和低成本,即单位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在这种情况下,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出卖产品就能够得到超额收益。

2. 梅茨勒悖论

【答案】梅茨勒悖论是指在极端条件下,进口关税和出口补贴造成贸易条件的强烈改变,反而使进口品国内价格下降的现象。根据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当一国对其进口产品实施关税时,将使得该产品的国内价格上升,这将导致进口产品中密集使用的要素即该国稀缺要素的价格加速上升,且进口产品的国内生产因受到鼓励而増加,达到保护效果。而梅茨勒悖论是上述情形的一个例外。

如图所示,X 为外国的出口供给曲线,M 为自由贸易下的本国进口需求曲线,

本国进口需求曲线,M 和

内消费者需要支付的价格为口产品的国内价格为,而征税之后的贸易均衡点在点,为了购买更多的在本图中为含税后的之间的差距即为关税,自由贸易均衡在E 点,决定了自由贸易下的进数量的进口产品,国

即征税后的国内价格要低于自由贸易价格,根据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在梅茨勒悖论情形下征税反而会使本国稀缺要素价格加倍下降,国内进口品的生产受到阻碍,造成负保护的效果。产生梅茨勒悖论的关键在于外国的出口供给曲线向后弯曲,而自由贸易均衡与含税均衡均位于其向后弯曲的缺乏弹性阶段上。如果出口供给曲线X 是向上倾斜的正常形状,就不会发生这一悖论。

3. 最终贷款者(LLR )

【答案】最后贷款者一般是指中央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是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之一,这是指央行在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无法以任何其他方式筹措资金时,向其发放贷款,助其渡过暂时的融资困难。央行充当最后贷款人,是旨在维系金融体系的稳定。

4. 突然停止

【答案】如果外国贷款人担心拖欠,它们就会拒绝新的贷款,且尽可能在短期内收回之前的贷款。在借贷危机中,一国短期外债越多,为避免对外债拖欠所需的储蓄的増加额或投资的减少额就越多。以上一系列事件被称资金流入突然停止。

5. 欧洲美元

【答案】欧洲美元是存放在美国以外银行的不受美国政府法令限制的美元存款或是从这些银行借到的美元贷款。由于这种境外存款、借贷业务开始于欧洲,因此称为欧洲美元。它与美国境内流通的美元是同样的货币,并具有同样的价值。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帐务上的处理不同。

欧洲美元的存在,首先必须得有一笔美元存款。比如,一家公司或其他单位在欧洲的一家银行存进一笔美元存款,实际上是把它原来在美国银行里的一笔存款转存到这家欧洲银行的美国银行的账户上。同样一家欧洲银行贷出一笔欧洲美元贷款,归根到底也只能是把它原来存在美国银行里的一笔美元活期存款转给对方而已。

欧洲美元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出现了。当时美国政府在侵略朝鲜的战争中冻结了中国存放在美国银行的资金,前苏联和东欧各国为了防止它们在美国的美元存款也被冻结,就把它们的美元资金转存于苏联设在巴黎和伦敦的银行以及其他国际商业银行。后来,某些持有美元的美国和其他国家的银行、公司等为了避免它们的“帐外资产”被公开暴露出来,引起外汇管理当局和税务当局的追查,也不愿公开和直接地把美元存放在美国,而愿意间接地存放在西欧的各家银行。这即是欧洲美元最初的由来。

“欧洲美元”的清算中心在英国伦敦。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美元地位日益衰落,“欧洲美元”迅速增长,存贷款活动日益发展,欧洲美元市场成为最重要的国际金融市场之一。欧洲美元供应充裕、应用灵活,存放以及借贷不受任何国家外汇管理法令的限制,可为各国政府和大企业解决巨额资金的急需,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它的流动性太强,不受约束,因而也是造成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的主要因素。

6. 原罪

【答案】原罪指发展中国家没有能力用本国货币借款。这种无能力是穷国的结构性问题,这些问题的起因在于全球资本市场的结构性特征。由于原罪,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债务融资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要比发达国家遇到更多问题。

7. 实际贬值

【答案】实际贬值是指在名义汇率不变的情况下,由实际汇率上升所引起的一国货币币值的下降。两国货币之间的实际汇率的计算公式为:

当名义汇率不变时,若本国价格水平下降,则实际汇率上升,表明本国货币的币值下降了。当两国价格水平不变,而名义汇率变化时,名义汇率的上升也将引起实际汇率的上升。这样,一国由于名义汇率上升而使本币名义贬值,也意味着本币的实际贬值。

8. 贫民劳动论

【答案】贫民劳动论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如果来自外国的竞争是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上,那么这种竞争是不公平的,而且会损害其他参与竞争国家的利益。因此,贫民劳动论认为,为了保护本国利益,国内产业没有必要与低效率低工资的外国产业展开贸易。但是,克鲁格曼却认为,贫民劳动论是对李嘉图比较优势的误解,因为本国决定进行贸易还是自己生产,关键是用本国自己的劳动力来衡量,与外国的低工资率并没有多大关系。

二、综合分析题

9. 给定产出,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减少投资或者减少消费(私人或政府的)来改善其经常项目。20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开始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会减少投资来改善经常项目。这是明智的战略

吗?

【答案】通过减少投资来改善经常项目不是明智的战略。削减今天的投资会导致明天的产出损失,这是一个缺乏远见的战略。但是,政治权宜常常使得削减投资比削减消费更为容易。

10.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经历了一夜暴富一一由于早几年北海油田的成功开发,以及1970〜1980年间石油价格的飞涨,英国国民收入突然迅速增加。然而到了80年代初期,由于世界性的经济滑坡和对石油需求的减少,油价下降。

在下表中我们列出了英镑对一些外国货币的平均实际汇率指数(这些平均指数被称为实际有效汇率)。这些指数中任何一个数值的提高都意味着英镑的实际升值,即英国的价格水平相对于用英镑表示的外国平均价格水平提高,反之则为贬值。

英国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1976〜1984年(1980=100)

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