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汉语阅读与理解之语言学纲要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双向聚合群

【答案】双向聚合群是指每个语音按照两个区别特征所组合成的一种聚合群。语言中的音位不是孤立的,每个音位都通过自己的区别特征和其他有共同特征的音位联系着,聚合成群。由于一个音位常常有多个区别特征,所以同一个音位一也就常常同时处于多个聚合群。它是音位系统的主流,处于双向聚合中的音位,在结构上具有平行对称的特点。

2. 聚合规则

【答案】聚合规则是指语法单位的分类和变化规则。具有相同语法特征的单位总是聚合成类,供组合选择。语法的聚合是多种多样的,最普遍的是词类、词形变化和语法范畴; 语言里的词按语法作用的不同而分成名词、动词等等的词类,在有屈折变化的语言里,名词、动词又有格、体等词形变化。

二、简答题

3. 换喻有几种类型? 请举例说明。

【答案】(1)换喻的类型

换喻主要是按照事物间的相关联系而形成的词义的演变,其常见的类型主要有:

①材料一物品。例如,英语的“pen ”本来是“羽毛”的意思,由于占代用羽毛蘸墨水写字,羽毛和书写工具经常联系,于是“pen ”增加了“笔”的意思。

②产品一地名。"china ”是“瓷器”的意思,由于古代中国的瓷器在外享誉盛名,因而后来用“China ”指中国。

③地名一部门代称。例如,中南海原是地名,后来由于国务院在此办公,则中南海就成为了国务院的部门代称。如“政策出不了中南海”等说法。

④部分一整体。例如,汉语中“口舌”是人体的器官,但后来抓俘虏也叫“捉舌头”。

,这是用制造的材料来指所制造的产品。⑤材料一产品。英语的glass (玻璃)可指“玻璃杯”

⑥地名一产品。汉语中的“茅台(酒)”因产地而得名。

4. 有人说,汉语难学是因为汉语的语法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态变化; 英语则相反,有着完美的语法形态。汉语差英语好,所以汉语是一种落后的语言。请举出汉语和英语的例子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主要理由如下:

(1)语言类型不同决定语法结构不同

①汉语属于孤立语,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所有的词几乎都由词根语素构成。孤立语中词的次序很严格,不能随便变动。

②英语属于屈折语,词与词之间的结构关系主要是靠词形变化来表示,因而词序没有孤立语那么重要。一个屈折词缀可以同时表示好几种语法范畴义。此外,屈折语的词根和屈折词缀结合得很紧,脱离屈折词缀,词根一般就不能独立存在。

(2)语法结构不能分优劣

①不同类型的语法本身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每种语言都源于遥远的古代,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它们的语法规则都满足语言的基本功能需要。所以不能以语法结构说汉语差英语好。

②二者因为语法类型不同,所以语言结构和特点不同,某种语言的产生都是与社会相适应的,都具有其使用价值,而不能说哪一个的语法结构不合理。

(3)母语的干扰

人们熟悉本族语言的结构类型,在学习其他的语言时会感到不习惯。例如,西方人学习汉语,

,意味着已经看完,再加上一个“了”,感到汉语的语法规则太活,不好捉摸。“这本书看了三天”

,反而是没有看完的意思。 变成“这本书看了三天了”

汉人学习英语,也不习惯它的变格、变位,感到其结构牵丝攀藤,重复而又麻烦,不如自己的语言干净利索。这些都是习惯问题。任何语言都必须有足够的语法表达方式才能适应交际的需要,无非有的采取这种方式多点,那种方式少点,有的恰好相反罢了。

总之,从原则上说,语法不能分高低优劣,每种语言都具有普遍性的特殊表现。

5. 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的特点,但是语言符号在音、形式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也存在象似性的现象,如拟声词的发音和自然界的声音、汉语的语序和事件发生的顺序等。请谈谈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象似性跟任意性是否矛盾,如何看待象似性跟任意性的关系?

【答案】(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

①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②语言符号的象似性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即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有一种必然的联系,两者之间的结合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据的。象似性体现在语音的象似、词形的象似和句法结构的象似。

(2)象似性和任意性的关系

象似性和任意性并不矛盾,二者的关系是:

①象似性虽然存在于语言中,但’已不是语言的根本属性,与任意性相比,它是第二性的。 ②任意性是语言的根本属性,象似性是对语言本质认识的深入和发展。

③语言符号既有任意性,又有象似性,这两者间的关系是并存的,甚至是互动的。

④语言的任意性和象似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以互补的方式存在。

三、论述题

6. 汉语拼音方案中有三个声母可以不要,请解释原理,选择一种具体的归并方案,并说明归并后汉语拼音拼写规则要做哪些调整。

【答案】(1)声母主要由辅音构成。辅音的主要特点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要分别受到各种阻碍。因此可以说,声母发音的过程也就是气流受阻和克服阻碍的过程。声母的分类就是依据气流受阻的位置(发音部位)和阻碍气流的方式(发音方法)这两大因素。y , w 并非辅音,而是隔音字母,是对由

不用单立一个符号表示。

(3)隔音字母y 、w 的拼写规则

①韵母表中i 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如果i 后面还有别的元音,就把i 改为Y ; 如果i 后面没有别的元音,就在i 前面加上y 。

②韵母表中u 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如果u 后面还有别的元音,就把u 改成W ; 如果u 后面没有别的元音,就在u 前面加上w 。 ③韵母表中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不论后面有没有别的元音,一律要在前面加y 。加y 后,上两点要省写。

7. 论述语言分化的原因,并分析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联系和区别。

(1)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

(2)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两者之间有联系吗? 为什么?

(3)比较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异同。

【答案】(1)语言分化的原因

语言只要在社会中使用,就会不断地缓慢地变化。同一社会总有程度不同的分化,每个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交际密度总是不均匀的,于是语言的创新总是在交际密度高的人群中或区域内优先传播,这造成了语言的分化。

(2)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联系和区别

①联系

a. 都是语言分化的结果,是语言发展不平衡的体现。

b. 都没有全民性特点,社会方言通行于某个阶层,地域方言通行于某个地域,当然,就地域而言,地域方言在一定范围内是有一定的全民性的。

c. 都要使用全民语言的材料构成。

②区别

a. 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而在地域上的反映; 社会方言是山社会群体的不同性质而形成的语言变体。

b. 地域方言的差别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往往表现为系统上的一系列差别,尤以语音差别最为突出; 社会方言主要差别是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以及一些特殊词汇的使用。

c. 地域方言在一定的地域通行,有自己的语言结构系统(语音、词汇、语法); 社会方言一般

开头的“零声母”音节的一种改写形式,不应划为声母一类。 (2)此外,还有一个声母我们称其为零声母,而零声母的音节在组合中都由隔音符号隔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