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天津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糖苷。
【答案】糖苷是指单糖半缩醛羟基与另一个分子(例如醇、糖、嘌呤或嘧啶)的羟基、胺基或巯基缩合形成的含糖衍生物。
2. G 蛋白(Gprotein )。
【答案】G 蛋白(Gprotein )是一种界面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内侧,并由3个亚基组成鸟苷酸结合蛋白。当该三聚体与GTP 结合后,亚基被释放。亚基组成二聚体可以分别激活下游信息通路上的靶蛋白。
3. 开放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答案】从密码。
4. 转氨基作用。
【答案】转氨基作用是指在转氨酶的催化下,将成新的氨基酸和酮酸的过程。
5. 多顺反子(polycistton )。
【答案】多顺反子是指含有多个可读框、翻译后可以产生多种多肽链的mRNA 。原核生物的mRNA —般为多顺 反子mRNA 。
6. 氨基酸残基(amino acid residue)。
【答案】氨基酸残基是指肽链中的氨基酸由于参加肽键的形成已不是完整的分子。
7. oligomeric enzyme。
【答案】oligomeric enzyme (寡聚酶)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基组成的酶,这些亚基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绝大多数都含有偶数亚基,亚基之间靠次级键结合,彼此容易分开,其相对分子质量一般都大于35000。
8. 同工酶。
【答案】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其蛋白质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性能等方
或抑制至方向,由起始密码子AUG 开始至终止密码子的一段mRNA 序列,为一段连续的氨基酸序列编码。开放读框内每3个碱基组成的三联体,为决定一个氨基酸的遗传氨基酸和酮酸之间的氨基进行移换,形
面都存在明显差异的一组酶。
二、问答题
9. 有两种微生物,一种生活在热泉中,另外一种生活在南极,你认为这两种微生物的基因组DNA 在碱基组成和三级结构上会有何种差别? 为什么?
【答案】生活在热泉中的微生物基因组DNA 应该含有较高的
环境,基因组DNA 应该含有较高的碱基对,在三级结构上可能会含有正超螺旋,这有利于维持双螺旋结构的稳定。而在生活在南极的微生物,由于处于寒冷的碱基对,三级结构应该是负超螺旋,这会有利于DNA 的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也能够解链,从而进行正常的复制和转录等。
10.甘蔗等热带、亚热带植物通常进行循环,固定的效率比植物高得多,为什么? 【答案】
子
与植物叶片中几乎没有叶肉细胞,只有鞘细胞,鞘细胞中进行的抑制,可以发生光呼吸,因此固定的效率较低。循环,每固定1分
植物叶片中既有需要消耗3分子ATP 。但是亲和力低,受循环的限速酶是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一合氧酶,该酶
循环,鞘细胞中进行循环,一方面叶肉细胞使鞘细
循环的限速酶是PEP 羧化酶,
再传递给鞘细胞,叶肉细胞,也有鞘细胞,叶肉细胞中进行胞与空气隔开,降低鞘细胞中的与亲和力高,不受
增加了鞘细胞中的抑制,固定浓度,减少光呼吸,另一方面植物每固定一分子的效率较高,而且叶肉细胞固定的的浓度,因此虽然需要消耗5分子ATP , 但是由于植物有效地减少了光呼吸,因此固定的效率比植物高。
11.任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蛋白质三级结构决定于它的氨基酸顺序。
【答案】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蛋白质的高级结构这一原则目前基本上仍是正确的,但是是有条件的。例如同样一条肽链,在存在变性剂的条件下是松散的。现在所说的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取决于它的氨基酸序列是指在生理条件下,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和其三级结构之间的特定的对应关系。典型的例子是核糖核酸酶S 的变性与复性试验。核糖核酸酶S 三级结构的形成与维持还有赖于多肽链内4个二硫键的形成。在含有巯基乙醇的8mol/L的尿素溶液中还原二硫键,使核糖核酸酶S 变性失活;然后透析除去尿素和巯基乙醇,在有氧和痕量疏基乙醇的水溶液中,变性核糖核酸酶S 伸展的肽键自动折叠,重建的二硫键配对完全正确,酶活性几乎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这个试验出色的证明了蛋白质的功能取决于特定的天然构象,而规定其构象所需要的信息包含在它的氨基酸序列中。当前有相当多的蛋白质工程的例子可以说明,肽链中某些残基的突变可以引起突变蛋白的构象改变。
12.简述关于酶作用专一性的学说。
【答案】(1)“锁钥学说”认为底物分子或底物分子的一部分像钥匙那样,专一地契入到酶的活性中心部位,强调只有固定的底物才能契入与它互补的酶表面。
(2)“三点附着学说”认为立体对应的一对底物虽然基团相同,但空间排列不同,这就可能
出现这些基团与酶分子活性中心的结合基团能否互补匹配的问题,只有三点都互补匹配时,酶才作用于此底物,否则酶不能作用于它。
(3)“诱导契合假说”认为当酶分子与底物分子接近时,酶蛋白受底物分子的诱导,其构象发生有利于与底物结合的变化,酶与底物在此基础上互补契合,进行反应。
13.免疫球蛋白基因重组过程中产生的P 核苷酸和N 核苷酸是如何来的?它们产生的意义和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答案】免疫球蛋白基因在重组过程中,
条链,
形成末端。游离复合物切开其核苷酸与基因接头处的一攻击另一条链的酯键,在基因片段末端形成发夹结构。然后复合物进一步将发夹结构切开,单链切开的位置往往不是原来通过转酯反应连接的位置,多出的核苷酸与末端序列相同,但方向相反,称为P 核苷酸。末端可以被外切酶切除一些核苷酸,也可以由脱氧核苷酸转移酶外加一些核苷酸,称为N 核苷酸。
在接头处随机插入或删除核苷酸可以增加抗体基因的多样性,但如果插入或删除核苷酸数不是3的倍数,就 将改变阅读框架而使基因失活。
14.胰脱氧核糖核酸酶可以随机地水解溶液中的DNA 的磷酸二酯键,但是
用于染色体DNA 只能使之有限水解,产生的DNA 片段长度均为200bp 的倍数。请解释。
【答案】真核生物染色体DNA 含有核小体结构,核小体是由大约200bp 的DNA 双链围绕组蛋白核心组成的,彼此相连形成念珠状结构,即染色体DNA 。围绕组蛋白核心的DNA 不被DNaseI 水解,而核小体与核小体之间起连接作用的DNA 的磷酸二酯键对
约200bp 的DNA 片段。
15.有人习惯补充维生素E 作为抗衰老药物,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维生素E 是人体内最有效的抗氧化剂,可以对抗生物膜磷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反应,避免脂质中过氧化物的产生,保护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同时维生素E 还可以与机体代谢产生的各种自由基反应,生成生育酚自由基和生育醌,达到清除自由基的目的,而脂质过氧化和各种自由基的产生都是造成衰老的原因,因此维生素E 有抗衰老作用。
16.某氨基酸溶于的水中,所得氨基酸溶液的为6, 问此氨基酸的是大于6、等于6还是小于6?
【答案】氨基酸在固体状态时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某氨基酸溶于的水中,从7下降到6, 说明该氨基酸溶解于水的过程中放出了质子,溶液中有如下平衡存在:
为了使该氨基酸达到等电点,只有加些酸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因此氨基酸的小于6。 敏感,因此水解产生长作
三、论述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