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霍尔瓦一多尔曼仪常用于测量( )。
A 深度知觉
B. 时间知觉
C. 活动知觉
D 似动知觉
【答案】A
【解析】霍尔瓦一多尔曼设计的深度知觉仪也称霍尔瓦一多尔曼知觉仪,是用来检验深度知觉敏锐度的仪器,主要用来作为一种选择测验以淘汰那些不符合深度知觉要求的航空候选人员。
2. 在知觉实验中,常用动景盘来研究( )。
A. 真动知觉
B. 诱导运动
C. 自主运动
D. 似动现象
【答案】D
【解析】要完成本题,考生首先要能分辨诱导运动、自主运动和似动现象,然后要掌握动景盘是用来研究何种现象的。动景盘是研究似动现象的常用工具。实验中,将设计好的卡通片放人景盘,使之紧贴内壁,随着景盘的旋转,观察者从窗口向内能看到卡通片上的静止图形随之活动起来。
3. 阈限的上限和下限的平均数被称为( )。
A. 差别阈限
B. 主观相等点
C. 强度估计
D. 不肯定间距
【答案】B
4. 现代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注意生理机制是大脑皮层的( )。
A 优势兴奋中心
B. 诱发电位
C. 血管舒张
D. 脑电反应
【答案】A
【解析】人在注意某些事物时,大脑皮层相应区域产生一个优势兴奋中心。它是大脑皮层对当前刺激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核心,具有适度的兴奋性,同时抑制邻近区域的活动,是注意的生理机制。B 项,诱发电位是指作用于感觉系统的刺激呈现或消失时,脑部出现的电位变化。C 项,爪管舒张是注意的外部表现。D 项,脑电反应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生理指标。
5. 唐德斯的减数法把反应分为三类,即A , B , C 三种反应。其中A 反应时也称( )。
A. 基线时间
B. 准备时间
C. 选择反应
D. 辨别反应
【答案】A
6. 在双耳分听实验中,向被试的双耳同时随机呈现数量相同的靶子词,让被试同时注意双耳,当从左耳或右耳听到靶子词时,要分别做出反应,结果发现,两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超过50%,且差异小明显,这一实验结果支持的注意理论是( )。
A. 衰减理论
B. 晚期选择理论
C. 资源有限理论
D. 早期选择理论
【答案】B
【解析】多伊奇提出的晚期选择理论认为多个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信急加工瓶颈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注意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其选择标准是只对重要的刺激反应,而对不重要的刺激则不反应。
7. 在实验研究中,排除法可用来控制额外变量,但也可能导致研究效度的降低。它可能降低的效度是( )。
A. 内部效度
B. 外部效度
C. 构思效度
D. 统计结论效度
【答案】B
【解析】外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
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而实验情景的过分人工化会使实验结果难以推广到其他现实情境中。
8. 在学年开始时,实验者测试了所有儿童的智商,然后从每班随机抽取几名儿童,告诉他们的班主任这些儿童“智力超常”。学年结束时,再对所有儿童进行同样的测试,发现“智力超常”儿童智商分数提高的幅度明显超过其他儿童。这种现象称为( )。
A. 罗森塔尔效应
B. 安慰剂效应
C. 反应定势
D. 肯定偏向
【答案】A
【解析】罗森塔尔效应是一种典型的实验者效应。实验者效应是指实验者在实验中可能会有意无意地以某种方式如动作、表情和语言等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主试的期望的现象。罗森塔尔用一个实验论证了实验者效应的存在,故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在本题中,班主任被告知某些儿童智力超常,他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就会以各种形式将这些信息传递给这些所谓的智力超常者,从而使得他们的智商分数在后来的测验中果真得到提高。
9. 在唐德斯(F.C.Donders )的减法反应时实验中,A 、B 、C 三种反应时分别代表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它们的关系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简单反应时(RT A )仅包括基线反应时间。辨别反应时(RTc )包括基线反应时和分辨刺激的时间。选择反应时(RT B )包括基线反应时、分辨刺激的时间和选择反应的时间。因此,选择反应时(RT B )选择反应时(RT C )简单反应时(RT A )。
10.D.B. 不能_____他左视觉场的刺激,但是他能_____它们。( )
A. 意识到并定位; 辨认/确认
B. 觉察/定位; 看见
C. 辨认/确认; 觉察/定位
D. 觉察/定位; 辨认/确认
【答案】C
11.在反应实验中,常用的两个因变量是( )。
A. 速度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