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806新闻传播实务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4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报告文学
【答案】报告文学是指迅速、及时、形象地表现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带有新闻报道和政论性质的一种独特的文体。从内容上看,报告文学同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没什么两样,两者所要告诉读者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真人真事。
2. 新闻素材中的边角料
【答案】新闻素材中的边角料是指在采访笔记中没有被记者写入新闻作品的那一部分素材。很多时候,由于篇幅的限制,记者只能挑选最符合媒体要求的材料写入作品,但这并不意味着剩下的材料都可以随意抛弃。有些新闻素材中的边角料其实可以用在其他的报道中,有些还可以作为重要的新闻由头。因此,重视新闻素材中的边角料,也是采访笔记加工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3. 秘密性观察
【答案】秘密性观察,又称非闯入性秘密观察。记者不公开身份且不让采访对象觉察在暗中观察各种情况,以便取得第一手材料。记者在采用隐匿性观察和秘密性观察两种方式进行观察时,一定要严格地控制在职责范围之内活动,一般小要干涉对方的人身自由,更不要侵犯对方的人身权,以免造成被动,甚至陷入困境。同时,记者也要格外机警,注意自身的安全。
4. 记者角色类同
【答案】记者角色类同是指记者在对采访对象的访问中表现出交往的心态定位和行为定位。它的核心是记者身份的“浮动性’夕,记者在访问中的基本身份是记者,可同时采访的对象分布在全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和各个角落,记者的身份又将随着采访对象角色的不同而“浮动”,表现出与采访对象角色的类同。
二、简答题
第 1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