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国家和地区 | 1978年 | 1990年 | 2000年 | 2006年 |
世界总计 | l00.o | 100.O | 100.o | 100.O |
美国 | 37.3 | 19.3 | 27.7 | 22.8 |
日本 | 18.2 | 30.5 | 10.4 | 7.8 |
欧元区 | 15.9 | A .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的排名与经济增长对世界GDP增长的拉动的排名完全一致 B . 随着日本、中国、欧元区等国家和地区的崛起,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了挑战,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不断减弱 C . 我国将很快超越美国,成为对世界经济贡献最大的国家 D . 2006年,中国GDP的增速为0.55%,约为俄罗斯的9倍
对于“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现得晚。 达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 “求知境界”虽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这个“自我”却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自我”。
至于建筑物之间的组合,即对于空间的处理,我们的祖先更是表现了无比的智慧。院落组织是中国建筑在平面上的特征,无论是住宅、官署、寺院、宫廷、商店、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要建筑物,如殿堂、厅舍,加以附属建筑物,如厢耳、廊庑、院门、围墙等周绕联络而成一院,或若干相连的院落。这种庭院,事实上是将一部分户外空间组织到建筑范围以内,这样便适应了居住者对于阳光、空气、花木的自然要求,供给生活上更多方面的使用,增加了建筑的活泼和功能。数千年来,无论贫富,在村镇或城市的房屋没有不是组成院落的。一样,在一个城市部署方面,我们祖国的空间处理同欧洲系统的不同,主要也是在这种庭院的应用上。下列各项与原文文意相符的一项是( )。 在中国,无论官署寺院还是住宅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辅建筑物按一定的布局规则组合而成的一个庭院。 中国建筑把阳光、花木等引入到建筑范围内,打通内外,让居住者尽享无限空间带来的生趣,并使建筑更加活泼和适用。 数千年来,遍及中国的构型各异的建筑,从富丽堂皇的宫廷到简陋朴素的民居,无一不是同一结构的院落。 院落组织有主有次,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在空间处理上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
在不少“选秀”场合,经常会传出语文笑话。古人说过,“读书必先识字”,今天的年轻人,也许外语说得很溜,汽车开得很酷,电脑玩得很转,恰恰是“识字”这一环节成了弱项。什么叫“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做出租车的车费;什么叫“狡兔三窟”——抓一个狡猾的兔子要挖三个洞……这类让人喷饭的答案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可以说是喜剧;出现在一群人身上,则成了悲剧。凭借这样的语文水平,阅读自然便成了奢侈。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当今社会中有许多语文素质低的人存在。 要努力提高个人素质。 在接受各种新兴事物的同时,不应该忘记传统文化。 要保护阅读力、提升阅读力 。
根据资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
● 参考解析 A项需要对材料中的两个表格进行排序,工作量相对较大,故先看后面的选项。B项错误,l990年,美国经济对世界GDP增长的拉动仅为0.56%,所占比重不到1/5,而2000年则升至1.14%,所占比重明显超过了1/5,因此B项“推动力不断减弱”的说法有误。C项,“很快超越美国,成为对世界经济贡献最大的国家”在材料中找不到根据,根据表1,美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达22.8%,占有绝对优势,中国虽然仅次于美国,但是14.5%的数值仍与美国有较大差距。D项,材料中并未提到“增速”,0.55%是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增长的拉动,不仅与GDP的增速有关,还与GDP的总量有关。而且根据常识也可知道,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民经济长期保持着很高的增长速度,远不止0.55%。故本题选A。 相关题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