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1945-1954年美国对泰国的政策

关键词:美国,泰国,外交政策

  摘要

二战结束后,随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冷战对抗的加剧和分别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对立阵营的形成,美国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在全球范围 构筑反苏反共包围圈,竭力将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中间地带”国家纳入自己的 阵营,建立反共同盟。泰国作为一个地理位置上靠近苏、中社会主义阵营十分重 要的东南亚国家,美国自然不会放过。因此,从1945-1954年,美国对泰国的政策 几经变化,最终和泰国建立了同盟关系,将其绑在了反共的战车上,使其成为美 国在东南亚遏制共产主义的重要战略基地。本文试图以美国政府解密的有关档案 为主要依据,以美泰关系的发展为脉络,阐述这一时期美国对泰国政策的发展演 变,分析美国对泰政策转变的真实目的,从而揭示冷战初期美国在东南亚的冷战 战略。   本文的主要观点:冷战初期,美国出于自身国家利益和与苏联阵营冷战的需 要,根据泰国政局、当权者政策和东南亚共产主义的发展变化情况曾几度转变对 泰国的政策。从冷落比里政府转变为支持宽政府,再转而支持披汶政府,到最终 建立美泰同盟关系,将泰国变成美国在东南亚地区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基地。这 一个案集中反映了冷战在东南亚的扩展、美国战略利益的外延及冷战态势的变化, 昭示了冷战的严酷与激烈。   全文共分前言、四个章节及结束语。   前言介绍了国内外学术界对美国对泰国政策的研究现状以及此项研究的学术 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一章回顾了美泰关系的起源。美泰关系始于十九世纪初,当时资本主义个 国大肆向外扩张,强迫泰国打开大门。尽管当时美国建国时间不长羽翼未丰,但 仍尾随英国对泰国进行掠夺。二战期间,泰国披汶·颂堪政府投靠日本法西斯向英 美宣战,使美国的对泰政策复杂化,美国一方面揭露披汶的罪恶行径,另一方面 支持在美国的自由泰运动。   第二章至第四章是全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探讨了美国对比里政府的政策。 二战即将结束时,比里·帕侬荣上台掌握了泰国政权。由于长期以来英国在泰国 的经济方面居主导地位,但二战后美国的势力扩张到东南亚,美国与英国进行争 夺,而比里实施的经济政策伤害了美国的利益。本章阐述了战后英美在泰国争夺 的真相,并分析了美国冷落比里政府和支持民主党的原因。   第三章论述了美国对泰国政策的转变过程。泰国在1947年11月政变之后, 美国大力支持宽·阿派旺政府,以便在泰国推行符合美国利益的民主。但宽政府在 国内政治斗争中很快倾覆。此后,美国认识到,在泰国国内政治斗争异常尖锐的 隋况下,只有建立强有力的军人政府,才能保持泰国和整个东南亚的稳定,这样 才最终符合美国的利益,于是美国转而支持披汶·颂堪政府。获得援助一直是泰 国在二战后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但美国对泰国的援助要求因美国支持对象、东 南亚共产主义势力的发展及美国对泰国战略地位评估的不同而做出不同反应。   第四章论述美泰同盟的最终形成。1950年前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朝鲜 战争爆发以及东南亚共产主义势力的迅猛发展,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NSC48 号文件确立了美国对东南亚的政策,加大在亚洲遏制共产主义的力度,并在亚洲 寻找反对共产主义的支撑点。泰国由于国内政治斗争的需要,急于得到美国经济、 技术和军事援助。为了得到援助,泰国在诸如对保大政权的承认问题、朝鲜战争 和美国以泰国为基地开展隐蔽行动等一系列问题上,唯美国马首是瞻,被美国认 为是在东南亚的重要盟国,并为泰国提供经济、技术和军事援助。最后由于东南 亚形势的发展,美国需要在东南亚建立“联合行动”,因此,进一步拉拢泰国,使 得美泰同盟最终建立。   结束语扼要概括了从1945-1954年期间美国与泰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及美 国对泰国政策的大致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