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876会计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成本法与权益法
【答案】(1)成本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通常按初始投资成本计量,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一般不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
(2)成本法与权益法都是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方法,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成本法下,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分派股票股利以及发生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投资方不做处理; 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分派股票股利时,投资企业不做账务处理,但应于除权日注明所增加的股数,以反映股份的变化情况。
2.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
【答案】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是长期股权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及联营企业投资,应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
采用权益法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可以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下,设置“投资成本”、“损益调整”、“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等明细科目。“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余额,反映全部投资成本。其中,“投资成本”明细科目反映购入股权时在被投资企业按公允价值确定的所有者权益中占有的份额及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占有份额形成的商誉; “损益调整”明细科目反映购入股权以后随着被投资企业留存收益的增减变动而享有份额的调整数:“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明细科目反映购入股权以后随着被投资企业资本公积的增减变动而享有份额的调整数。
3. 会计估计变更
【答案】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赖以进行会计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或者由于取得新的信息、积累更多的经验以及后来的发展变化,而对原来的会计估计所作的修正。会计估计变更并不意味着原来的会计估计是错误的,它只是表明,由于情况发生变化,或者掌握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对原来的会计估计进行修正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4. 成本与费用
【答案】(1)成本的含义
成本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成本是指为了取得资产或达到特定目的而实际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狭义成本是指为了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实际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即生产
及劳务成本。不论是广义或狭义成本概念,均可以将成本概括为对象化的耗费。
(2)费用的含义
费用分为狭义费用和广义费用。狭义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为了取得狭义收入而发生的耗费。广义费用是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其表现形式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减少,但不包括与向所有者分配等有关的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狭义费用包括营业费用和投资损失。广义费用可以分为本年税前费用和所得税费用两部分。本年税前费用除了包括狭义费用之外,还包括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和营业外支出。
(3)成本与费用的关系
费用和成本均是对耗费按用途进行的分类。费用是对耗费按当期损益进行的归集,而成本是对耗费按对象进行的归集。
5. 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
【答案】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是指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固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其中,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应当根据公平交易中销售协议价格确定。不存在销售协议但存在资产活跃市场的,应当按照该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确定。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通常应当根据资产的买方出价确定。在不存在销售协议和固定资产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应当以可获取的最佳信息为基础,估计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企业按照上述规定仍然无法可靠估计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应当以该固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
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6. 可变现净值
【答案】可变现净值是指在企业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下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其实质上是指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环境下可获得的未来净现金流入,而不是存货的售价(市价或者合同价)。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应有可靠的证据,一方面要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另一方面要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实务中,企业应对直接销售的存货和用于生产的存货分别确定可变现净值。其中:
(1)产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以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
(2)用于生产的材料、在产品或自制半成品等需要经过加工的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以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
(3)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通常应当以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
计量基础,以合同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或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
7. 股份支付
【答案】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提供服务而授子股票期权等,或者承担以股票期权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股份支付分为:(1)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服务以期权等作为对价进行结算的交易; (2)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服务承担以期权为基础计算确定的交付现金或其他资产义务的交易。
8. 营业收入和营业外收入
【答案】(1)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业务过程中取得的收入。在日常会计处理中,营业收入可分为:
①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进行经常性业务取得的收入,是利润形成的主要来源;
②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除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如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的收入等。
(2)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在经营业务以外取得的收入,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出售净收益,以及罚款收入等。企业取得营业外收入时,应借记有关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二、简答题
9.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如何确定?
【答案】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其确定必须有可靠的证据,不仅要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而且还要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具体如表所示:
表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确定方法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