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89岁,因“间断咳嗽、咳痰、气喘30年,加重伴发热5d”来诊。患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30年,曾多次因咳嗽、咳痰、气喘加重及发热住院。5d前再次发作。查体:T39.4℃,P102次/min,R24次/min,BP160/70mmHg;咽部无充血,双肺满布高调哮鸣音,双下肺未闻及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律齐,各瓣膜区无杂音;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WBC16.7×109/L,N0.94;血气分析:pH7.375,PaO274mmHg,PaCO248mmHg,SaO294%;肝、肾功能正常。胸部X线片:双下肺纹理增多,主动脉硬化。 初步诊断: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气肿。予吸氧、拍背、雾化吸入,静脉滴注头孢呋辛0.5g,12h1次;静脉滴注氨茶碱注射液0.5g,每日1次;静脉滴注甲泼尼龙注射液80mg,8h1次;静脉推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每日2次。4d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症状减轻,但气喘持续不能缓解;双肺仍满布哮鸣音。3d后患者再次出现发热,体温达38.2℃;胸部CT:右下肺感染。静脉滴注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4.5g,8h1次;静脉滴注洛美沙星0.2g,12h1次,静脉滴注甲泼尼龙注射液,剂量调整为120mg,8h1次,同时辅予强心(毛花苷C)、利尿(呋塞米)治疗。2d后体温正常,咳嗽、咳痰、气喘症状均缓解,甲泼尼龙减量1次,停用抗生素。复查胸部CT:右肺上、下叶及左肺下叶多发团片状密度增高影,大小不一,以右下肺明显,大者3.9cm×4.4cm,右上肺病灶内可见小弧形透亮影。下一步处理措施是((提示血GM试验0.7。患者咳嗽、气喘,并出现咯血,咯出暗黑色分泌物,呈胶冻状,伴有坏死肺组织;查体:双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胸部CT:右肺上、下叶及左肺下叶多发团片状密度增高影,右上肺病灶内空洞增大,内壁有小结节,右下肺病灶内小空洞形成。))() A.复查GM试验。 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 手术探查。 继续观察。 抗结核治疗。 抗病毒治疗。
熟地黄药性粘腻,久服宜配伍()。 陈皮、砂仁。 酸枣仁、薏苡仁。 木香、香附。 枳实、厚朴。 沙参、麦冬。
起立床训练时间一般为30分钟/次,2次/天,倾斜的角度可以逐渐改变每天调整的速度是()。 1°。 3°。 5°。 7°。 9°。
有关CH50检测说法正确的有() 溶血素致敏的绵羊红细胞激活待测血清中的C3。 溶血程度与补体含量量正相关。 溶血程度与补体含量呈负相关。 主要反映传统途径(C1~C9.活化的活性程度。 溶血程度与补体含量呈S形曲线关系。
治疗湿痹、筋脉拘挛、吐泻转筋病证,最宜选用的药物是()。 木瓜。 瓜蒌。 防己。 秦艽。 白芍。
需他人帮助的转移注意事项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