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扬州大学0508教育管理学综合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思考题

1. 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答案】为了更有效地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使规划能够真正实现其指导性的作用,员工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应该遵循以下步骤:自我评估和职业定位一一职业生涯机会评估一一职业目标的设定一一职业选择一一职业生涯策略的制定一一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整。

(1)自我评估和职业定位

自我评估是对自身的审视和评价的过程,帮助个体更好地了解自我,从而为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打下基础。自我评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兴趣、价值观、爱好、特长、内在动机和需求等因素; 二是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2)职业生涯机会评估

职业生涯机会评估主要是针对外界环境中存在的可能会影响自己职业选择、职业发展的因素所作的分析。职业生涯发展机会的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社会环境分析;

②行业环境分析;

③企业分析。

(3)职业目标的设定

①职业生涯目标的作用;

②目标设定的原则;

③目标的分解与组合。

(4)职业选择

职业选择则是员工在生活中经过深思熟虑后实际做出的选择行为,并不列入规划之列。职业生涯一定是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所呈现出的发展历程,所以绝大多数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都与特定的企业和特定的工作岗位相关联,职业发展策略也是借助于具体的工作岗位而制定。

(5)职业生涯策略的制定

职业生涯策略是为了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要采取的各种行为和措施。职业生涯策略要具体、明确,以便定期检查落实情况。

(6)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整

由于自身和外部环境都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的,而规划作为一种对未来情况的预期和指导,一定要随着环境和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做出调整,否则只能成为制约现实发展的框架。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也是个体对自己认识深化的过程。

2. 绩效考核中的误区有哪些? 如何避免?

【答案】(1)绩效考核的误区主要有:

①晕轮效应

这种错误就是指以员工某一方面的特征为基础而对总体做出评价,通俗地讲就是“一俊遮百丑”。

②逻辑错误

这种错误是指考核主体使用简单的逻辑推理而不是根据客观情况来对员工进行评价。

③近期误差

这种错误是指以员工近期的表现为根据而对整个绩效考核周期的表现做出评价。

④首因效应

这种错误和近期误差正好相反,是指考核主体根据员工起初的表现而对整个绩效考核周期的表现做出评价。

⑤像我效应

这种错误就是指考核主体将员工跟自己进行对比,与自己相似的就给予较高的评价,与自己不同的就给予较低的评价。

⑥对比效应

这种错误就是指在绩效考核中,因他人的绩效评定而影响了对某员工的绩效评价。

⑦溢出效应

这种错误就是指根据员工在考核周期以外的表现对考核周期内的表现做出评价。⑧宽大化倾向

这种错误就是指考核主体放宽考核的标准,给所有员工的考核成绩都比较高。

(2)为了减少甚至避免这些错误或者不当的行为,应当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建立完善的绩效日标体系。绩效考核指标和绩效考核标准应该具体、明确。第二,选择恰当的考核主体。考核主体应当对员工在考核指标上的表现最了解。第三,选择合适的考核方法。例如强制分布法和排序法就可以避免宽大化、严格化和中心化倾向。第四,对考核主体进行培训。考核开始前要对考核主体进行培训,指出这些可能存在的误区,从而使他们在考核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避免这些误区。

3. 职位说明书由哪些部分组成? 如何编写职位说明书? 编写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案】一般来说,一份内容比较完整的职位说明书包括以下几个具体的项目,即职位标识、职位概要、履行职责、业绩标准、工作关系、使用设备、工作的环境和工作条件、任职资格、其他信息。

(1)职位标识好比职位的一个标签,让人们能够对职位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职位编号、职位名称、所属部门、直接上级和职位薪点。

职位名称确定时一应当简洁明确,尽可能地反映职位的主要职责内容,让别人一看就能够大概知道这一职位主要是干什么的,职位名称中还要反映出这一职位的职务。

(2)职位概要是要用一句或几句比较简练的话来说明这一职位的主要工作职责,要让一个对这一职位毫无了解的人一看职位概要就知道它大概要承担哪些职责。

描述时一般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要按照动宾短语的格式来描述; 要准确地使用动词。

(3)履行职责就是职位概要的具体细化,要描述出这一职位承担的职责以及每项职责的主要任务活动。履行职责就是职位概要的具体细化,要描述出这一职位承担的职责以及每项职责的主要任务活动。

在排列职责时有两个原则:按照这些职责的内在逻辑顺序进行排列; 按照各项职责所占用的时间多少进行排列。

(4)业绩标准就是职位上每项职责的工作业绩衡量要素和衡量标准。

(5)工作关系是指某一职位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主要与企业内部哪些部门和哪些职位发生工作关系,以及需要与企业外部哪些部门和人员发生工作关系。

(6)使用设备就是工作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各种仪器、工具、设备等。

(7)工作的环境和工作条件包括工作的时间要求、工作的地点要求、工作的物理环境条件等。

(8)任职资格; 罗杰提出了七项基本内容:体貌特征; 成就; 一般智力; 特殊能力; 兴趣; 性格; 特殊的工作环境。

(9)其他信息; 这属于备注的性质,如果还有其他需要说明但是又不属于职位描述和职位规范范围的,可以在其他信息中加以说明。

4. 职位分析的步骤是什么? 每一步需要完成什么任务?

【答案】一般来说,职位分析的整个过程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

(1)准备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①确定职位分析的目的和用途。

②成立职位分析小组。

③对职位分析人员进行培训。

④做好其他必要的准备。

(2)调查阶段

①制定职位分析的时间计划进度表,以保证这项工作能够按部就班地进行。

②根据职位分析的目的,选择搜集工作内容及相关信息的方法。

③搜集工作的背景资料。

④搜集职位的相关信息。一般来说,职位分析中需要搜集的信息主要有以下几类:

a. 工作活动;

b. 工作中人的活动;

c. 在工作中所使用的机器、工具、设备以及工作辅助用品;

d. 与工作有关的有形和无形因素;

e. 工作绩效的信息;

f. 工作的背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