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吉林省培养单位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821分析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用NaOH

溶液滴定若终点的pH 为9.0,则终点误差为( )。

A.+0.02%

B.+0.01%

C.-0.02%

D.-0.01%

【答案】A

2. 用银离子选择电极作指示电极,电位滴定测定牛奶中氯离子含量时,如以双液接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其盐桥应选用的溶液为( )。

A.KNO 3

B.KC1

C.KBr

D.KI

【答案】A

【解析】盐桥中的溶液一般为KC1,而测时,

常采用具有盐桥的双液接饱和甘汞电极,这是为防止氯离子干扰。

3. (多选) 并不是所有的分子振动形式其相应的红外光谱带都能被观察到,这是因为( )。

A. 分子既有振动,又有转动,太复杂

B. 分子中有些振动能量是简并的

C. 因为分子中有C 、H 、0以外的原子存在

D. 红外非活性振动

【答案】BD

【解析】简并是振动形式不同但振动频率相同而合并的现象。红外非活性振动是不能吸收红外线发生能级跃迁的振动。

4. 在超临界流体萃取中,可以降低溶质的溶解度来达到分离的目的的是( )。

A. 升温

B. 降温

C. 升高压力

D. 加入夹带剂

【答案】A

5.

的分别为2.12,7.20,12.4, 当溶液的PH=7.30时,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A.

B.

C.

D.

【答案】D

6.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 )。

A. 调节仪器透光率的零点

B. 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

C. 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

D. 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

【答案】D

【解析】在配制被测组分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时,常加入的反应试剂、缓冲溶液、溶剂等都可能对入射光产生吸收,因为物质对光的吸收具有加和性。因此,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必须选择一种合适的溶液作为参比溶液,以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

7.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药物具有( )。

A. 环状结构

B. 不饱和结构

C. 饱和结构

D. 酯结构

【答案】B

【解析】

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或跃迁的基团才能在紫外一可见光范围内产生吸收。

8. 重量分析法对沉淀形式的要求是( )。

A. 溶解度小,纯净,沉淀易于过滤

B. 溶解度小,纯净,易于过滤和洗涤,易于转化为称量形式

C. 沉淀颗粒粗大,易于过滤和洗漆

D. 沉淀非常干净,加热后易于转化为称量形式

【答案】C

9. 用EDTA

测定

A. 溶剂萃取

B. 使溶液的pH 值偏碱性

有干扰时,常用的消除方法是( )。

C. 加入三乙醇胺

D.

加入

【答案】C

10.试样用量为0.1〜10mg 的分析称为( )。

A. 常量分析

B. 半微量分析

C. 微量分析

D. 痕量分析

【答案】C

二、填空题

11.配位滴定曲线滴定突跃的大小取决于_____。在金属离子浓度一定的条件下,_____越大,突跃_____;在条件常数

12.某一组数据符合标准正态分布,

P (2.0)=0.9772, 则u

值在

【答案】95.44%

13.朗伯-比尔定律表达式中的吸光系数在一定条件下是一个常数,它与_____、_____及_____无关。

【答案】溶液浓度;光程长度;入射光的强度

14.处于激发态的分子不稳定,回到基态时常有_____、_____去活化过程。

【答案】辐射跃迁(荧光和磷光);非辐射跃迁(振动弛豫、内转换、系间跨越等)

15

.在近紫外区能发生_____跃迁,它是由于_____发生的跃迀。

【答案】”电子被激发 之间的概率若已知时,一定时,_____越大,突跃_____。 和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值;越大;越大 【答案】

金属离子的分析浓度

之间出现的概率为_____。

16.重量分析法中,络合效应将使沉淀的溶解度_____。

【答案】增大

17.EDTA 络合滴定中,

滴定反应的条件平衡常数

酸效应系数为

【答案】反比

随酸度而变化,如果某酸度下离子的

则之间的关系为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