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建国初期西安工厂体育文化发展研究(1949年-1966年)

关键词:建国初期;工厂体育运动;西安体育文化

  摘要


建国初期,我国学习前苏联的经验,大力发展工业,提升国民经济实力。随着工厂大量涌现,工厂体育开始迅速发展。
本研究主要针对建国初期西安工厂体育的发展状况,着重研究建国初期西安工厂体育文化发展的阶段特点,相关制度政策、组织方式以及各种活动形式,并分析当时西安工厂体育文化对当代西安体育文化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综述法、访谈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主要收集了1953年、1955年-1959年的《西安日报》以及1960年-1966年的《西安晚报》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纳;通过访谈西安国棉厂、西安国营红旗机械厂等厂的老职工及当时任教的老教授,结合逻辑分析法进行本篇论文的研究。
通过对建国初期西安工厂体育运动发展阶段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将建国初期西安工厂体育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创时期(1949年-1956年),第二阶段为形成和逐步完善时期(1957年-1966年)。   
在初创时期,工厂体育活动随着西安市第二届职工体育大会的开展,掀起了规模宏大的西安市职工体育热潮。总结这一时期工厂体育运动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实行劳卫制,建立组织领导体制,管理制度更加完善。以工会、运动委员会以及俱乐部等组织相继出现,成为开展工厂体育的主力军。在这些组织的带领下工厂开展了各种体育竞赛,组织了各类体育活动,这些组织的出现为西安开展工厂体育活动提供了组织保证。
形成和逐步完善时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新国家调整了工业布局,西安确定为以航空工业为主的地区,六十年代,大三线建设又有一批国防企业落户西安。西安工业规模和水平快速提高。这一时期工厂体育运动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从东部沿海和东北地区内迁企业带来了更高水平运动项目、人才以及运动观念。西安工厂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各级工会及相关组织积极举办各类职工体育竞赛、提供更健全的组织保障、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器材设施。西安市还通过举办第三届工人体育运动大会,加强工厂体育经验交流,促使工厂体育更健全的发展。
总结建国初期工厂体育运动的发展,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工厂体育运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点到面,快速发展起来。具有组织主体多、参与人数广、运动项目新、运动氛围浓、组织保障有力等特点。工厂体育所创造的体育文化氛围深深的影响了西安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形成了:开放、拼搏、激情的西安体育文化特色。直至今日,西安工厂体育仍旧活跃,是西安体育的主力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