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34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理论新编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羊城晚报》
【答案】《羊城晚报》是新中国成立后办起的第一张大型综合性晚报。1957年10月1日创刊。它以“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为己任,敢为天下先,精彩报道层出小穷。一直以其鲜明独特、新鲜活泼的风格吸引着广大读者。除去文革期间停刊的践跄岁月,无论是创办之初按照“移风易俗、指导生活”,“寓共产主义教育于谈天说地”的宗旨开拓办报新路,还是1980年复刊后遵循“反映生活、干预生活、引导生活、丰富生活”的力一针重振报业雄风,《羊城晚报》都做到了贴近时代、贴近读者、贴近生活,该报采编精良、作风严谨,为普通百姓所喜闻乐见。在新闻方面,一向以自采新闻多、独家报道多,反应迅速、视野开阔而著称; 在副刊方面,以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并重,拥有大量独具岭南特色的名牌栏目而闻名。近年开设的各类深具服务性和实用性的专版,更是深受读者和客户欢迎。
2. 宣传价值
【答案】宣传价值是指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由于新闻媒介的背景不同、性质不同、办报(台)的方针不同,宣传价值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倾向、利益取向(国家或民族利益、团体利益)和价值取向。一般而言,宣传价值的素质包含五个方面,合称宣传价值“五性,,,即与新闻媒介所持的政治主张、价值标准的一致性、针对性、普遍性、典型性和时宜性。
3. 手抄新闻
【答案】手抄新闻最早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兴起,是古代社会书信新闻的继续。14-15世纪,威尼斯几乎垄断了和近东的贸易,成为各国注目的中心,促使威尼斯逐步产生出一批以专门代客打听、供应新闻来谋生的人。这批人自己去收集新闻,自己抄写,自己发行。这些新闻大多是手抄的,俗称手抄新闻。它是公开发行的,集编、写、发行于一人。
4. 公共传播
【答案】公共传播是指政府、企业及其他各类组织,通过各种方式与公众进行信息传输和意见交流的过程。公共传播是信息在当代社会的一种传递方式,包括新闻传播(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和舆论传播(口头议论、道德评议等),也包括多媒体视频音频和网络媒体等最新传播形式。公共传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面:①人际层面的公共传播,如政府部门的相关负责人或工作
人员、专家与公众进行的面对面交流。②群体层面的公共传播,如在学校、商场、某个社区或组织内召开的小范围的座谈会。③组织层面的公共传播,如在某个单位、公司或组织内传递信息。④大众层面的公共传播,如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因特网等大众传媒传递信息。在公共传播中,新闻或信息发布机制和新闻发言人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5. 拟态环境
【答案】拟态环境是说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概念,由美国学者李普曼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是指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而传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
6. 博客
【答案】博客(blog )是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用户以张贴文章的形式,发表自己的心得和思想,并与他人交流互动的综合性平台。“博客”一词来源于“Webblog ”的缩写,意为“网络日志”01998年美国人马特·德拉吉在自己的博客上披露了时仟美国总统的克林顿与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的绊闻,一炮走红,这是博客第一次进入人们的新闻视野。我国于2002年引入“博客”。博客的准入门槛较低,任何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博客页面上发布信息,发表评论。博客传播具有快速传播突发事件、深入揭示消息内幕等特点。现在,它已成为专业媒体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和主流媒体报道的有力补充。
7. 精准营销
【答案】精准营销是指商家把营销信息推送到商家所认定的目标消费者面前。这是理想的营销模式。互联网正在逐步实现这样的理想模式。精准营销有三个层面的含义:①精准的营销思想,营销的终极追求就是无营销的营销,到达终极思想的过渡就是逐步精准。②实施精准的体系保证和手段,而这种手段是可衡量的。③达到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目标。
8. 文化霸权理论
【答案】文化霸权理论由葛兰西提出,他认为,任何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有两种霸权,即政治社会的政治霸权,包括军队、法庭、警察,通过暴力实施统治; 另一个是市民社会的“文化霸权”,即智慧与道德的领导权,其本质是具有统治性的意识形态。大众传播通过新闻报道,通过它们倡导的大众文化等各种样式,建构并维护着统治性的意识形态。
二、简答题
9. 简述中国古代的新闻活动。
【答案】(l )原始社会的新闻活动
人类的新闻活动起源于原始社会,新闻活动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当时的新闻活动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
①形式:用火做信号、用图画传递信息或口头语言。
②客观世界的变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 人类的社会性决定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需要; 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且相互传递情况,以便商量对策,协调一致,采取行动。
(2)奴隶社会的新闻活动
①社会条件(1)新闻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
表现在参与传播人数的增多、传播空间范围的扩大以及传播专职人员的出现。过去仅几十人、几百人的一个原始人群,新闻传递不超过几十里; 而在奴隶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新闻活动在整个国家内进行,一个信息可以传递到几千里外。原始社会没有脱产的专职人员,而奴隶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有一大批脱产的专职人员。
(2)新闻的内容大大丰富、复杂了
原始人的新闻活动并不频繁,集中于了解自然界的变动、部落间的战争。而在奴隶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人类的新闻活动除了了解自然界的情况外,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
(3)传递新闻的手段多样了
原始社会只有语言和极为简单的符号、信号:奴隶社会开始用手写的文字作媒介,封建社会又有了印刷品。
10.市场经济时代新闻的指导性有哪些变化?
【答案】(1)不同历史时期,新闻指导性有不同的操作要求
我们党八十多年的历史,经历了革命战争年代、计划经济年代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年代。不同历史时期对新闻指导性提出了不同要求:
①革命战争年代的新闻指导性的基本特点是:报纸指导一切,重点是指导下作。
②计划经济要求高度的统一,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由此决定的新闻指导性基本特点是多侧面的印证—印证党和政府各种举措、方针的合理性。
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群体的多元,决策主体的多元化,由此决定的新闻指导性的特点是:阐释信息的意义。
(2)市场经济年代新闻指导性的具体要求
①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新闻指导性除了继续发挥鼓舞、示范、论证等作用外,重点要在“解释,,上下工夫。
②解读的关键是“勾连”。“关系决定需要”,这是新闻学的一条基本原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是出于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和受众没有关系的信息,受众决不会感兴趣。问题在于,许多新闻关系到了受众的利益,但受众认识不到、感受不到,因此不感兴趣。这就需要解读,让受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