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颈、腰段的活动范围,下列错误的是() 颈椎前屈后伸均为35°。 颈椎左右侧屈均为30°。 腰椎前屈45°。 腰椎后伸35°。 腰椎左右侧屈均为30°。
以下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与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频率多为160~240次/分,窦性心动过速的频率一般<160次/分。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作大多为突发突止,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率为逐渐加快和逐渐减慢。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室律匀齐,窦性心动过速可伴窦性心律不齐。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P波与窦性心动过速的P波形态不同。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P波总是倒置,窦性心动过速的P波形态正常。
窦性心动过速与不适宜性窦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要点是()。 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率相对较快且对β受体阻滞剂反应较好。 不适宜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率相对较快且对β受体阻滞剂反应好。 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率相对较慢且对β受体阻滞剂反应较差。 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率相对较慢且对β受体阻滞剂反应良好。 不适宜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率较慢且对β受体阻滞剂反应较好。
不适宜性窦性心动过速的特点是()。 持续性窦性心动过速。 多见于中青年。 女性多见。 平均心率可达140次/分。 以上都对。
窦性心律不齐的形成机制是()。 由于窦房结不匀齐地发出激动所致。 由于窦房结内折返激动引起。 由于二度Ⅱ型窦房阻滞引起。 由于二度Ⅰ型窦房阻滞引起。 由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引起。
关于心肌顿抑,下列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