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西南林业大学821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瓦尔拉斯定律

【答案】瓦尔拉斯定律也称为瓦尔拉斯法则,是说在完全竞争的纯交换经济中,社会对商品的超额需求总价值在任何价格水平下都等于零。瓦尔拉斯通过在n 个价格中选择一个“一般等价物”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格,并进行化简,可得到一个恒等式:

称为瓦尔拉斯定律。

由瓦尔拉斯定律可以得到结论:存在一组价格,使得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都恰好相等,即存在着整个经济体系的一般均衡。

2. 支持价格

【答案】支持价格也称为最低限价。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最低价格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

,当如图所示,原先均衡点为E ,即均衡价格为P e ,均衡数量为Q e 。P 0为支持价格(P 0>Pe )

价格为P 0时,需求量为Q 1,供给量为Q 2,(Q 2-Q 1)为实行支持价格后的产品过剩的数量。为了解决过剩的数量,政府通常收购市场上过剩的产品。

这个恒等式被

支持价格

3. 垄断竞争

【答案】垄断竞争市场是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的市场组织。具体地说,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点:

(1)在生产集团中有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彼此之间都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

(2)厂个生产集团中的企业数量非常多,以至于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行为的影响很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反应,因而自己也不会受到竞争对手的任何报复措施的影响。

(3)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因此,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比较容易。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垄断竞争的存在从总体上说是利大于弊,现实中垄断竞争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市场结构,如轻工业品市场等。

4. 微观经济学

【答案】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对称,主要以家庭、厂商(企业)和市场等单个经济主体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以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经济规律作为考查对象,研究单个生产者或企业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利润,以及单个消费者或家庭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货币收入购买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满足的学科。因此,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

微观经济学采用个量分析法,个量是指与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相适应的经济变量,如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利润,某一商品的需求量、供给量、效用和价格等。微观经济学在分析这些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假设总量固定不变,又被称为个量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消费理论或需求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理论、要素价格或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等。由于这些理论均涉及市场经济和价格机制的作用,因而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市场经济学。

5. 外在不经济

【答案】企业外在不经济是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恶化而产生的。例如,整个行业的发展使得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交通运输紧张,从而给行业内单个厂商的生产带来困难。企业外在经济是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得到改善而产生的。

外在不经济和外在经济是由企业以外的因素所引起的,它影响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外在不经济使得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移,外在经济使得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下移。

二、简答题

6. 有人认为,“既然长期平均成本LAC 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SAC 曲线的包络线,它表示在长期对于所生产的每一个产量水平厂商都可以将平均成本降到最低,因此,长期平均成本LAC 曲线一定相切于所有的短期平均成本SAC 曲线的最低点。”你认为这句话正确吗? 并说明理由。

【答案】这句话不正确。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在LAC 曲线的最低点,LAC 曲线相切于一条SAC 曲

LAC 曲线相切于各条SAC 曲线最低点线的最低点,如图中的c 点; 在LAC 曲线最低点c 的左边,

的左边,如图中的a 、b 点; 在LAC 曲线最低点c 的右边,LAC 曲线相切于各条SAC 曲线最低点的右边,如图中的d 、e 点。

其理由在于,厂商长期生产的基本规律体现为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作用。在长期,厂商能够随着产量的变化对企业的生产规模进行调整,从而降低生产的平均成本。在企业规模从小到大的不断调整过程中,首先,厂商将经历规模经济阶段,该阶段的长期平均成本不断下降,即表现为LAC 曲线下降。在该阶段,下降的LAC 曲线只能相切于所有的SAC 曲线最低点的左边,如图中的a , b 点。然后,通过对企业规模的不断调整,厂商将在某一点实现生产的适度规模,在适度规模这一点,长期平均成本达到最低水平,即表现为LAC 曲线达到最低点。在该点,LAC 曲线与代表了适度规模的那条SAC 曲线恰好相切于各自的最低点,如图中的c 点。最后,厂商将经历规模不经济阶段,该阶段的长期平均成本不断增加,即表现为LAC 曲线上升。在该阶段,上升的LAC 曲线只能相切于所有的SAC 曲线最低点的右边,如图中的d , e 点。

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厂商会首先经历规模经济,然后实现适度规模,最后进入规模不经济的原因在于:任何产品的生产都有一个由技术决定的适度规模,唯有在生产的适度规模,厂商才能达到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如图中的c 点。否则,在产量过小和规模过小时,平均成本会过高,厂商只要增加产量和扩大规模,就可以降低成本,这就是规模经济阶段,如图中的LAC 曲线左边斜率为负的部分; 而在产量过大和规模过大时,平均成本也会过高,厂商只有减少产量和缩小规模才能降低成本,这就是规模不经济阶段,如图中的LAC 曲线右边斜率为正的部分。

7. 试分析为什么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无法定义。

【答案】(1)供给函数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供给曲线是供给函数在价格一数量空间的轨迹。垄断行业是指整个行业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组织。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垄断厂商是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同时调整来实现均衡条件(MR=SMC或MR=LMC)的,而且P (平均收益)总是大于MR 的。随着厂商所面临的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的位置移动,厂商的价格和产量之间并不必然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有可能出现一个价格水平对应几个不同的产量水平,或一个产量水平对应几个不同价格水平的情形。这表明垄断厂商供给数量和价格的关系依赖于市场需求曲线的特征,即供给数量和价格关系不是独立决定的。因此,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无法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