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619新闻传播史论之《新闻理论教程》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2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舆论引导
【答案】舆论引导,是指新闻传播者通过报道新闻的方式,营造一种信息环境,使新闻收受者的观念、态度甚至行为方式向他们期望的方向强化或转变。新闻传播活动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发挥的功能就是引导舆论的功能。舆论通过自身的特点,即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等,会对舆论客体的演变发展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这是引导舆论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根据。作为意见,舆论在整体上是人们对一定事物的一种认知反映,因而必然有对错问题,即舆论有正确的舆论,也有错误的舆论。这是引导舆论的认识论根据。如果舆论总是正确的,引导就是多余的。引导舆论,是将舆论引导到正确舆论的方向上去,即引导到有利于解决舆论客体所涉及的问题的方向上去。引导舆论的方式很多,新闻传播手段是其中之一。新闻传播之所以能够引导舆论,是因为它作为一种社会认识活动可以反映舆论、代表舆论和营造舆论环境。新闻媒休应该引导舆论的根据在于,它作为社会公器负有监测环境、守望社会的职责。
2. 道德权利
【答案】道德权利,是指道德卞体依据道德所应享有的能使其利益得到维护的地位、自由和要求。在道德哲学意义上理解新闻自由,是把新闻自由作为一种普遍的道德权利。作为一种道德权利,新闻自由应该是所有人平等地、共同地享有的一种自由权利,新闻媒体应该成为社会公器,应该为所有公民享用,而小是为政治统治者或商人谋取个人所得或利润。这既是一种道德理想,也是一种制定法律的道德原则,它要求人们在把新闻自由作为一种政治权利规定下来时,必须从所有人的自由出发、利益出发,而不是仅从一些人或个别人的自由与利益出发。
3. 要素
【答案】要素,是指构成事物必不可少的因素或组成系统的基本单元。最基础的要素,即多一个不能、少一个不可。要素的基本特征在于,它们是各自离散的。但是只有就它们参与整体性联系或就它们结合起来构成整体或总体而言,它们才是要素。即构成一个系统的结构要素应该是异质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们是在一个系统的结构中发生有机联系的。
第 1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