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儿科主治医师题库>感染性疾病题库

问题:

[单选,A1型题]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分组的依据是()

A . 溶血的轻重程度
B . 细胞壁上所含的多糖类C抗原
C . 细胞壁外层中所含的M蛋白抗原
D . 链球菌的形态特征
E . 链球菌的致病性

对风疹和麻疹具有鉴别意义的是() 起病方式。 外周血白细胞数减少。 呼吸道卡他炎症。 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 皮疹分布及形态。 猩红热临床类型一共分为() 2型。 3型。 5型。 4型。 1型。 猩红热典型临床表现是() 多见于婴幼儿。 病初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 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疹。 皮疹消退后有色素沉着。 颈部淋巴结肿大。 恢复期伴脱皮的出疹性疾病是() 风疹。 肠道病毒感染。 猩红热。 幼儿急疹。 水痘。 发热3~4天后出疹的疾病是() 风疹。 麻疹。 猩红热。 药疹。 水痘。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分组的依据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链球菌属包括很多菌种,分类和命名曾经有过多次变化。根据溶血相可以将链球菌分为溶血性链球菌(乙型β)、草绿色链球菌(甲型α)、非溶血性链球菌(丙型γ)。再根据细胞壁所含的多糖类C抗原,进一步将乙型β溶血性链球菌分为19个组。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