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个包括40个题目的测验信度为0.80,若要将其信度提高到0.90,则根据斯皮尔曼一布朗公式的导出公式计算,至少应增加( )个题目。

A.100

B.60

C.50

D.30

【答案】C

【解析】斯皮尔曼一布朗通式为:

r 是原测验信度系数,n 是新测验的长度与原测验长度的比率,经为测验増长成原来的n 倍时的信度估计值。本题中,

计算,n=2.25,所以新测验的题目数量为原测验有40道题。所以至少应该再增加50题。

2. 在测量理论中,信度被定义为: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分数方差与总方差(实得分数的方差)的比率,即(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表示的是真分数方差,表示总方差。

3. 在确定常模团体时,标准化样本大小以( ) 为宜。

A. 低于30〜100人

B. 不低于30〜100人

C. 必须大于1000人

D. 不必限定样本的大小

【答案】B

【解析】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组群体,或是该群体的一个标准化样本。标准化样本的规模要有适当的大小,一般以不低于30〜100人为宜。

4. 根据MMPI 中国常模,病理性异常表现的区分标准是( )。

A.40

B.50

C.60

D.70

【答案】C

【解析】MMPI 的解释主要考虑各量表的高分特点,如果那个分量表的T 分在70以上(美国常模),或在60以上(中国常模),便视为可能有病理性异常表现或某种心理偏离现象。

5. ( )量表中首先使用了智力年龄的概念。

A. 比纳一西蒙

B. 斯坦福一比纳

C. 韦克斯勒

D. 瑞文

【答案】A

【解析】1908年的比纳一西蒙量表是第一个年龄量表,提出了智力年龄的概念。斯坦福一比纳开始用智商的概念。

6. 常模分数就是施测常模样本被试后,将被试者的原始分数按一定规则转换出来的( ) 。

A. 真分数

B. 导出分数

C. 参照点

D. 百分等级

【答案】B

【解析】导出分数即是从原始分数转换而来的,具有一定参照点和单位的测验量表上的数值,就是与原始分数等值的量表分数。导出分数的目的有二:一是指出个体在标准化样组中的位置,就可以参照他人,对这个个体进行评价;二是提供了一个可比较的量度,从而使对个体在不同测验中的作业情况的比较成为可能。

7. 某公司发现某训练程序对于公司高层执行官来说十分有效。该公司现在想用该程序训练中层管理人员,但不确信有效性有多大。这是一个什么问题的例子?( )

A. 样本选取

B. 样本偏差

C. 样本普遍性

D. 统计信度

【答案】C

【解析】此训练程序对公司高层执行官有效,但公司高层执行官这个样本的结果是否能够推

广到中层管理人员这个样本是不确定的,所以这是一个样本结果是否能普遍推广的例子。

8. 受应试动机影响不太大的测验是( )测验。

A. 成就

B. 智力

C. 能力倾向

D. 投射

【答案】D

【解析】投射法是指向受测者提供一些未经组织的刺激情景,让他在不受限制的情景下自由反应,其特点是:①使用非结构任务作为刺激材料,这种任务允许被试有各种各样不受限制的反应;②测量目标的隐蔽性,因而被试动机对测验影响不大;③解释的整体性。

9. 下列情况中,被试最容易出现随机应答的是( )。

A. 缺乏完成测验的必要技能或不愿意被评价

B. 希望自己在测验使用者眼里显得很不错

C. 希望自己看起来有精神疾病或者缺乏能力

C. 倾向于同意题目中描述的任何观点或行为

【答案】A

【解析】一般情况下,被试会按自己的真实情况完成测验。但是当被试缺乏完成测验的必要技能或不愿意透露真实情况时,就会随机选择。

10.描述被试在现实生活当中典型行为表现的测验是( )

A. 能力倾向测验

B. 成就测验

C. 心理健康测验

D. 人格测验

【答案】D

【解析】心理学上,人格是指一个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二、名词解释

11.团体测验

【答案】团体测验是在同时间内由一位主试(必要时可配几名助手)对多数人施测的测验方式。此类测验的优点主要在于可以在短时间收集到大量资料,因此在教育上被广泛采用。团体测验的缺点是被试的行为不易控制,容易产生测量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