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综合素质测试、心理测试复试之古代汉语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答案】《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是元代散曲家睢景臣的套曲,曲牌为哨遍。全曲借用一个乡民的口吻,揭露了“帝王之尊”的虚伪与可笑。这篇套曲新奇、角度独特,对比手法的运用,揭示本质,具有强烈的喜剧性与讽刺性。语言生动活泼,具有口语化特点、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具有漫画与野史的风格。

2. 《漢語大詞典》

【答案】《汉语大词典》是一部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辞典。全书五千余万字,共收词目三十七万条左右。这部词典收集的复音词语空前丰富,传世古籍中的复音词语基本上都能在这部大词典中找到。他所收词目有单字条目和多字条目之分,单字条目按部首排列,有200部,多字条目按“以字带词”的原则,列在单字条目之后,多字条目的次序再按字数和笔画的多少排列。辞典另有检索和附录一卷,列有《音序检字表》和《笔画检字表》,可供查检。

3. 之言,之为言

【答案】之言,之为言是古书注解的术语。使用这两个术语时,必然是“声训”; 除了释义之外,释者与被释者之间有时是同音的关系,有时是双声叠韵的关系。如《论语·季氏》:“吾恐季孙

,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郑玄注:“萧之言肃也……”“萧”与“肃”双声。又如《论

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朱熹注:“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 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

4. 古今字

【答案】古今字是文字学术语。它是指表示同一个词由于时代的变迁而采用的不同的字,是汉字发展的一种孳乳现象,即古汉语中有些多义词的某个义项在词义系统发展过程中,逐渐从原词的引申义项中分化独立而形成新词的现象。新造的字是“今字’,,原来兼表意义的字是“古字’,。如:“莫(莫)”的本意是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日暮、傍晚,后来“莫”字被假借作否定性无定代词和否定副词,为了在书面语中不至于混淆,就又在“莫”字上再加形符‘日”成“暮”字来表示“傍晚”的意思,“莫”和“暮”就成了一对古今字。

二、解释加点或划线词

5. 子日:“參乎! 吾道一以貫之。”

【答案】以:介词,有“用”或“拿”的意思。

6.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

【答案】田:打猎,后来写作“畋”

7.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

【答案】亟:屡次。

8. 襄王曰:“先生老悖乎? 将以为楚国袄祥乎? ” .

【答案】将:还是,选择连词。

9. 入乎耳,出乎口。(《荀子·劝学》)

,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或处所。 【答案】介词,相当于“于”

10.居有倾倚柱彈其劍歌曰長俠歸来乎食無魚

【答案】来: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

三、简答题

11.什么是分化字? 什么是母字? 说出分化字与母字的表义分化情况。

【答案】(1)分化字与母字

原来记录数个义项或意义比较宽泛的字,到了后来,分化成两个或数个字,分别承担不同的义项或广义的不同方面,这些职能分化的字,称作分化字。原来职能未分的字称为母字或原字。分化时,多是增加或改换义符、声符,造出分化字。如北,背; 辟,避。

(2)分化字与母字的表义分化情况

古今字的绝大多数是母字与其分化字构成的。这类古今字从后世的分工上看,又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母字表引申义,分化字表本义。例如“益”与“溢”。益字本义是水漫溢,引申则又有增益、利益、更加等义。后来加水旁新造“溢”字专表本义,“益”则只表引申义了。古书先后在记录漫溢这个词时,益和溢构成了古今字。

②母字表假借义,分化字表本义。例如“莫”与“暮”。莫字的古字形象日落草莽之中,本义为昏暮,因时常借用为“莫须有”的莫,后来便又加日旁新造暮字专表本义,莫与暮构成古今字。

③母字表本义和部分引申义,分化字专表某一引申义。例如“解”与“懈”。解字从角从牛从刀会意,本义为解剖,引申又有懈怠、松懈的意思,后来加心旁新造懈字,用以专表解字的这一引申义,而本义和其他引申义(如放开、解脱等)仍由解字承担。

④母字表本义,分化字表假借义。例如“辟”与“避”、闢; 、“譬”、“僻”。辟字本是会意字,本义为法,在上古又经常假借为躲避、开闢、譬如、乖僻等字,后来增加形旁,分别为这些假借义新造专字。古书先后在记录这些词时,辟字在不同词义上分别与避、闢、譬、僻构成古今字。

⑤母字和分化字的表义分工具体化。例如“受”与“授”。古代“名动相因”,行为动作与行

为动作涉及的对象每用同一个来表示,故兽在上古兼有禽兽和狩猎两个方面的意思,后世新造狩字专表狩猎(动词),而兽字则专表禽兽(名词)了。

四、分析题

12.说明下列各字的造字方法。

(1)斧

(2)属

(3)片

(4)末

(5)衣

(6)陟

(7)涙

(8)兼

(9)轮

(10)目

【答案】(1)斧:形声,从斤父声。

(2)属:形声,从尾蜀声。

(3)片:指事,从半木。

(4)末:指事。从木,一在其上。

(5)衣:象形。

(6)陟:会意。从阜,从步。

(7)涙:形声。从水,戾(1i )声。

(8)兼: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l ì)。

(9)轮:形声。从车,仑(l ún )声。

(10)目:象形。

13.按顺序写出上古三十韵部的名称

【答案】古韵三十部是针对上古音中的古韵进行研究所作出的分类,其各韵部名称及分布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