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文学与法政学院852经济法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我国反垄断法的调整对象。
【答案】根据《反垄断法》第二条的规定,我国反垄断法调整的垄断行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反垄断法》第十三条第二款界定为:“本法所称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我国《反垄断法》根据垄断协议主体的不同,将其分为以下两类:①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的垄断协议
我国《反垄断法》禁止的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的垄断协议主要包括:
a. 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
b. 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
c. 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
d. 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e. 联合抵制交易;
f. 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②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的垄断协议
我国《反垄断法》禁止的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的垄断协议主要包括:
a. 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
b. 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
c. 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2)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反垄断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本法所称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第十七条的规定,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下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①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
②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③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
④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
⑤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
⑥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
⑦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此外,该法第五十五条还规定,“经营者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适用本法”。
(3)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竟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经营者集中,是指经营者合并、经营者通过取得其他经营者的股份、资产以及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的情形。我国《反垄断法》对经营者集中进行了规定。经营者集中包括下列三种情形:
①经营者合并;
②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
③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
2. 产业组织法的基本内容。
【答案】产业组织法,是同一产业组织政策的法律化,其法律调整的目标是促进企业的合理竞争,实现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协作,其基本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对产业组织政策目标的规定。我国产业组织的政策目标是:促进企业合理竞争,实现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协作; 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企业,应该形成以少数大型企业集团为主体的市场结构; 对其他产业,形成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布或者大、中、小型企业并布和企业数目较多的市场结构。
(2)对同一产业内企业竞争规则的规定。要设立同一产业内企业的竞争规则,依法鼓励竞争,限制垄断。
(3)对同一产业内企业规模合理化的规定。对大、中、小型企业在不同产品上具有互补优势的产业,应当发展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经济联合关系,组建企业集团,提高该产业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对产业组织保护的规定。对幼稚产业的国内企业实行各种保护政策和优惠,以减少国外企业对本国幼稚产业的冲击; 在关于产业组织保护方面的规定中,还要鼓励和扶植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5)对行业协会的规定。有关行业协会及其行为规则一般不单独制定法律,而是将其规定在有关的法律之中。但是,对于一些带有全局性的行业协会,也可制定单行法律。
3. 简述公司设立的准则原则
【答案】公司设立的准则原则主要包括:
(1)自由设立
企业的创办人可根据自己意愿,自由设立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无须履行法律上的手续的一种设立方式。
(2)特许设立
企业的设立要由国家元首或者国家法令特殊批准的一种设立方式。
(3)核准设立
企业设立时,不仅要具备法律规定设立企业的各项条件,同时要通过法定的主管行政机关对其设立进行审查,作出批准决定,企业才能进行注册登记的一种设立方式。
(4)准则设立
法律规定企业设立的条件,企业设立时,按法律规定的各项条件进行筹备并载入企业章程,不要求有行政主管部门的事先批准,即可直接向企业登记注册机关登记注册的一种设立方式。
(5)严格准则设立
法律上严格规定企业设立应具备的条件以及企业设立应对设立行为承担的责任,同时规定国家行政或司法机关加强对企业设立的管理和监督的一种设立方式。
4. 我国产品质量标准如何分类?
【答案】我国产品质量标准依据不同,分类也不同,具体包括:
(1)依据适用自由度进行的分类
①强制性标准
强制性标准,是指在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工业产品,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要求所必须执行的标准。
②推荐性标准
推荐性标准,是指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由执行者自愿采用的标准。强制性标准以外的标准是推荐性标准,比如国际标准。
(2)依据制定主体进行的分类
①国家标准
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②行业标准
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卞管部门备案,在公布国家标准之后,该项行业标准即行废止。
③地方标准
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在公布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之后,该项地方标准即行废止。
④企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