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765管理学原理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概念技能
【答案】概念技能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概念技能对于高层管理者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者较重要,对于基层管理者较为不重要。概念技能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必须具备的技能。具有概念技能的管理者往往把组织视作一个整体,并且了解组织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了解组织内部各部分是怎样相互作用的,能预见组织在社区中所起的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的作用,知道自己所属部门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管理者所处的层次越高,其面临的问题越复杂,越无先例可循,就越需要概念技能。很强的概念技能为管理者识别问题的存在、拟订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挑选最好的方案并付诸实施提供了便利。
2. 流程再造
【答案】流程再造又称企业再造(Re-engineering )或企业流程再造(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是指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从而使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一面获得进一步的改善。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迈克·哈默教授和钱皮博十提出。流程再造的意义是通过对企业原有业务流程的重新塑造,包括进行相应的资源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企业将由以职能为中心的传统形态转变为以流程为中心的新型流程向导型企业,实现企业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
3.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答案】双因素理论又称“保健一激励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类需要之间彼此是独立的,但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为。其中,保健因素是指那些造成员工不满的因素,它们的改善能够消除员工的不满,但不能使员工感到满意并激发起员工的积极性。由于它不能起激励作用,只带有预防性,只起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也被称为“维持因素”。激励因素是指与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这是保持职工达到合理满意水平所必需的因素,不具备这些因素,员工则不满意。即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
4. 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通过各级管理者体现出来,所以管理者扮演着三种角色:管理_____,管理_____,管理_____。
【答案】一个组织; 管理者; 工人和工作
5. 程序控制
【答案】程序控制是指一种按照设计的控制标准进行控制的控制方法。控制标准Z 值是时间
t 的函数,即Z=f(t )。在工程技术中,如程序控制的机器人或程序控制的机床,都严格按照预先规定的程序进行运作。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大量的管理工作都具有程序控制性质。例如计划编制程序、统计报告程序、信息传递程序等都必须严格按事前规定的时间进行活动,以保证整个系统行动的统一。
6. 管理具有双重属性,即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______和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______。
【答案】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解析】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整合其所掌握的各种资源,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管理的双重属性是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生产过程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同时也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过程,决定了对生产过程所进行的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二、简答题
7. 简述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
【答案】(1)计划的概念
①从名词意义上说,计划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计划既是决策所确定的组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行动目标和方式在时间和空间的进一步展开,又是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管理活动的基础。
②从动词意义上说,计划是指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这项行动安排工作包括: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进一步分解任务和目标,选择任务和目标实现方式,进度规定,行动结果的检查与控制等。有时用“计划工作”表示动词意义上的计划内涵。因此,计划工作是对决策所确定的任务和目标并对选好的日标提供一种合理的实现方法。
(2)计划的性质
①计划工作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任何组织都必须具有生存的价值和存在的使命。决策活动为组织确立了存在的使命和目标并且进行了实现方式的选择。计划工作是对决策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进一步地展开和细化。因此,组织的各种计划及各项计划工作都必须有助于完成组织的目标。
②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的基础。决策工作确立了组织生存的使命和目标,描绘了组织的未来,计划工作给组织提供了通向未来目标的明确的道路,是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基础。计划工作的目的就是使所有的行动保持同一方向,促使组织日标实现。
③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计划工作是全体管理人员的一项职能,但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的计划工作的特点和广度都不同。计划工作的普遍性中蕴含着一定的秩序,这种秩序因组织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最主要的秩序表现为计划工作的纵向层次性和横向协作性。
④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可以用计划对组织目标的贡献来衡量一个计划的效率。在计划所要完成的目标确定的情况下,可以用制定和实施计划的成本及其他连带成本来衡量效率。在衡量代
价时,不仅用时间、金钱或者生产等来衡量,而且还要衡量个人和集体的满意程度。实现目标有许多途径,计划制定者必须从中选择尽可能好的方法,以最低的费用取得预期的成果,并保持较高的效率。计划工作强调协调和节约,其重大安排都要经过经济和技术的可行性分析,使付出的代价尽可能合算。
8. 画图说明布莱克·莫顿的管理方格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在领导行为四分图的基础上,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行为科学家布莱克和莫顿于1964年就企业中的领导方式提出了领导方格理论。这一理论用一张九等分的方格图表示,横坐标为领导者对生产的关心程度,纵坐标为领导者对人的关心程度。在坐标轴卜由1到9作为标尺,整个方格中共有81个小方格。每个小方格表示“关心生产”和“关心人”这两个基本因素相结合的一种领导方式,如图1所示。
布莱克和莫顿在81个方格中,列出了五种基本的领导方式。
须做的工作。 (1.1)型:虚弱型领导。这种类型的领导者对人对工作都不关心,他只以最小的努力来完成必
(9.1)型:任务型领导。这类领导者高度关心生产和效率,而不关心人,一味要求下属服从。 (1.9)型:俱乐部型领导。这类领导者只关心人而不关心工作或生产,对下属一味迁就,重在塑造轻松友好的气氛。
(5.5)型:中间型领导。这种领导者对人的关心度和对生产的关心度保持一般状态。只图维持一般的工作效率与士气,安于现状。
(9.9)型:协作型领导。这种领导者既关心生产和工作,又关心人,通过协调和综合各种活动,促进工作和生产的发展,鼓舞士气,使大家和谐相处并发扬集体精神。
在上述五种典型的管理类型中,布莱克和莫顿认为最有效、最理想的领导类型是(99)型,其次是(9.1}型,再次是((1.9)型和((5.5)型,最次是((1.1)型。但他们同时又指出,各种领导类型的优劣不能一概而论,而应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定,以最能获得工作效果的类型为最好。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