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1963年,英国颁布教育改革法案《罗宾斯高等教育报告》,探讨高等教育如何为社会服务的
,其含义是( )问题,提出了著名的“罗宾斯原则”。
A. 为所有类型的高等学校提供无任何附加条件的国家援助
B. 为所有能力和成绩合格并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课程
C. 高等教育分为“自治”部分(人学)和“公共”部分(大学以外的学院)
D. 建立由个人高等教育、职前专业训练、在职进修构成的“师资培训三段法”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英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尤其是对高等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罗宾斯高等教育报告》的掌握程度。1963年,英国就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较有影响的改革方案——《罗宾斯报告》。该报告探讨了英国高等教育如何为社会服务这一重大问题。报告建议,应为所有在能力和成绩方面合格的、并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课程,这个建议被称为“罗宾斯原则”。《罗宾斯报告》成为20世纪6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政策依据。注意英国教育法案的考查频率是最高的,但是每次考查的也就是主要内容和意义,所以,算是难点中考重点,把握准确,做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对于教育法案,做好选择题的准备就应该足够了,特别重点的可以作为简单题来准备。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o
2. 发现并重视团体生活对个人道德思维方式深刻影响的德育模式是( )
A. 集体教育模式
B.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C. 社会学习模式
D ,体谅模式
【答案】B
【解析】道德认知发展模式是美国道德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在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根据其道德心理发展理论提出并建立的。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决不是背记道德条例或强迫纪律,而是促进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道德认知发展模式发现并重视团体生活对个人道德思维方式的深刻影响。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主要涉及的是道德判断问题,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源于儿童主体与社会环境的积极的相互作用; 体谅模式则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价值澄清模式着眼于价值观教育,试图帮助人们减少价值混乱并通过评价过程促进统一的价值观的形成; 社会学习模式则强调学习和模仿学习对儿童道德行为形成的影响。这道题的关键词是道德思维方式,按照这个关键词,就可以排除其他选项,选择B 。
3.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基本消除受教育权上的性别差异,规定小学可以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子癸丑学制
D. 壬戊学制
【答案】C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流行的劳作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和推动者是( )。
A. 拉伊
B. 凯兴斯泰纳
C. 蒙台梭利
D. 克里斯曼
【答案】B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了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的了解掌握程度,劳作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凯兴斯泰纳,他认为劳作学校是一种最理想的学校组织形式,是为国家培养又用公民的重要教育机构。他主张为实现公民教育的目的,必须将德国的国民学校
,并强调公民教育、职业教育和劳作教育的关系是目的、手段由“书本学校”改造成“劳作学校”
和机构的关系。他们是三位一体的。梅伊曼和拉伊是实验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蒙台梭利是20世纪杰出的幼儿教育家,她的感官教育、关于自由、纪律与工作的关系是非常有特色的,蒙台梭利还要联想对比下福禄培尔。克里斯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儿童学的倡导者。
5. 下列哪位教育家参与创办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A. 晏阳初
B. 梁漱溟
C. 黄炎培
D. 陶行知
【答案】B
6. 凯洛夫《教育学》曾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过重大影响,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 。
A. 用心理学解释教育学过程
B. 强调教学过程最优化
C. 强调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D. 重视智力发展和创造性培养
【答案】C
【解析】凯洛夫的《教育学》基本吸收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其主要特点是重视智育在全
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7.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实验中,提出教学过程就是促进学生的( )
A. 一般发展
B. 特殊发展
C. 全面发展
D. 个性发展
【答案】A
【解析】赞科夫主要是通过他的“教育与发展关系问题”实验来发展苏联的教育理论的,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要在学生的一般发展上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目的是促进学生“理想的一般发展”。通过实验,他提出了5项教学论体系的新原则: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在学习时高速度前进的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班上所有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8. 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最主要的内容是典章制度教育和( )
A. 武功之学
B. 生产劳动教育
C. 礼乐教育
D. 书术教育
【答案】A
9. 人在解决一系列相似的问题之后,容易出现一种以习以为常的方式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倾向。这种现象被称为( )。
A. 学习准备
B. 思维定势
C. 功能固着
D. 思维阻抑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中的思维定势和功能固着的理解掌握程度。思维定势是指人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己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它能够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势,程度和方式。功能固着是指一个人熟悉了一种物体的某种惯常的功能后,就很难看出该物体的其他功能的心理特点。
10.20世纪80年代日本国会批准成立的指导日本教育改革的领导机构是( )。
A. 临时教育审议会
B. 中央教育审议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