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复旦大学经济学院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图横轴y 为国民收入,纵轴r 为利率。试判断A 点处的经济状态,并说明理由。
图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答案】图中的A 点表示的收入和利率组合处于这样一种非均衡的经济状态:在产品市场上,产品的供给大于产品的需求,即存在超额的产品供给; 在货币市场上,货币的供给大于货币需求,即存在超额的货币供给。理由如下:
(1)IS 曲线表示产品市场均衡状态下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当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相等。根据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相等即表示储蓄和投资相等A 点在IS 曲线右上方,在这样一种非均衡状态下,保持国民收入不变,利率必然需要下降才能回到IS 曲线代表的均衡状态上。国民收入不变,储蓄则不变,利率下降则投资将上升。因此,只有在投资增加时,投资才能等于储蓄。可见A 点处于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即产品市场上存在超额供给。
(2)LM 曲线表示货币市场均衡状态下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当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货币的供给和需求相等。A 点在LM 曲线左上方,在这样一种非均衡状态下,保持国民收入不变,且货币供给不变。由十交易货币需求仅受收入影响,因此交易货币需求量不变,而此时需要利率下降才能回到LM 曲线代表的均衡状态,利率下降,投资货币需求增加,因而总的货币需求增加。可见只有增加货币需求才能使得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因而A 点代表货币市场上存在超额货币供给。
2. 摩擦性失业是不是一种自愿性失业,为什么?
【答案】摩擦性失业不是一种自愿性失业,因为造成这两种失业的原因是不同的。
自愿性失业是指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行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条件而自愿选择失业。当工资条件发生变化时,这些人才决定是否就业。
摩擦性失业并不具有自愿性。它是因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因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
转换而产生的失业。它被看作一种求职性失业,即一方面存在职位空缺,另一方面存在着与此数量对应的寻找下作的失业者。这是因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具有不完备性,厂商找到所需要的雇员和失业者找到合适的工作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产业结构的调整都会相应引起劳动力在各行业问的调整,通常由于流动成本、职业技能、个人特长或居住地区等原因的存在,会造成劳动力暂时地失业。摩擦性失业在任何时期都存在,并随着经济结构变化的加快而逐渐增大。
二、计算题
3. 假设一经济体的消费函数为c=600+0.8y,投资函数为i=800-50r,政府购买为g=200,货币需求函数为L=250+0.5y-125r,货币供给为M (s )=1250,单位均是亿美元,价格水平是P=1.试求:
(1)IS 和LM 方程。
(2)均衡收入和利率。
(3)财政政策乘数和货币政策乘数。
,若用增加政府购买来实现充分就业,要增加多(4)设充分就业收入为Y*=6000(亿美元)
少政府购买?
(5)若用增加货币供给实现充分就业,要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量?
(6)用草图表示(4)和(5).
【答案】(1)由国民收入恒等式y=c+i十g ,可得:
y=600+0.8y+800-50r+200
化简求解可得IS 方程:
y=8000-250r 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为,即有:
解得LM 曲线力一程为:
y=2000+250r
(2)联立IS 和LM 方程:
Y=8000-250r
Y=2000+250r
求解得均衡利率和收入分别为:r=12,y=5000。
(3)财政政策乘数为:
货币政策乘数为:
,而实际收入为y=5000(亿美元),比充分就(4)由于充分就业收入为y*=6000(亿美元)
业时产出少亿美元,如果想通过增加政府购买实现充分就业,则要增加的政府购买为:
(5)如果想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实现充分就业,则增加的货币供给为:
(6)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实现充分就业时。均衡水平变化见图
图 第(4)题草图
增加货币供给实现充分就业时,均衡水平变化见图
图 第((5)题草图
4. 假设一经济体系的消费函数为c=600+0.8yd ,投资函数为i=400-50r,政府购买为g=200,货币需求函数为L=250+0.5y-125r,货币供给M s =1250,价格水平P=1。假定政府只收取定额税,并且保持预算平衡,求:
(1)IS 和LM 方程。
(2)均衡收入和利率。=600+0.8y,, ,投资函数为i-400-SOr ,政府购买为g=200,货币需求=1250,价格水平P=1。假定政府只收取定额税,并且保持预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