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广东省培养单位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61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之生物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

【答案】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特有的结构成分,种类很多,分子结构一般由外层专一性寡糖链、中心多糖链和脂质三部分组成。

2. 糖原贮积症(glycogenosis or 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答案】糖原贮积症是一类以组织中大量糖原堆积为特征的遗传性代谢病。引起糖原堆积的原因是患者先天性缺乏与糖原代谢有关的酶类。

3. 无规卷曲。

【答案】无规卷曲,又称卷曲(coil ),是指在蛋白质中,没有一定规则,结构比较松散的一些肽段的结构。

4. 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

【答案】液镶嵌模型是指一种生物膜结构的模型。它认为生物膜是磷脂以疏水作用形成的双分子层为骨架,磷脂分子是流动性的,可以发生侧移、翻转等。蛋白质分子镶嵌于双分子层的骨架中,可能全部埋藏或者部分埋藏,埋藏的部分是疏水的,同样,,蛋白质分子也可以在膜上自由移动。因此称为流动镶嵌模型。

5. 内含子(intron )。

【答案】内含子(intron )是指外显子之间的非编码序列。大多数真核生物基因的编码序列中间插有非编码序列, 编码序列称为外显子(exon )。

6. 次级胆汁酸

【答案】次级胆汁酸是指由初级胆汁酸在肠道内经细菌的作用下氧化生成的胆汁酸,包括脱氧胆酸和石胆酸以及其与甘氨酸和牛磺酸的结合产物。

7. 变旋。

【答案】变旋是指吡喃糖、呋喃糖或糖苷伴随它们的和异构形式的平衡而发生的比旋光度变化。

8. 差向异构体。

【答案】差向异构体是指分子之间仅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构型不同的非对映异构体,例如葡萄糖和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之间除仅有一个-0H 位置不同外,其余结构完全相同,它们之间称为差向异构体。

二、填空题

9 蛋白质亚基之间存在界面 .。界面的大部分是田_____组成。亚基之间主要的化学作用力是_____。

【答案】疏水氨基酸;盐键和氢键

10.每对电子从【答案】CoQ

11.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均由_____转化而成,可以相互转变。在雄体中排出较多的是_____。

【答案】胆固醇;雌酮

12.生物化学体系的标准自由能变化是当温度为_____,压力为_____,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都为_____,反应的

【答案】为_____时所测得之值。 1.0大气压;7.0 转移到必然释放出两个进入线粒体基质中。

13.丙酮酸脱氢酶系共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六种辅助因子。 【答案】硫辛酸;

14.尿素分子中两个N 原子,一个来自_____,另一个来自_____,通过_____由其他氨基酸生成。

【答案】游离氨;天冬氨酸;转氨基作用

15.全酶由_____和_____组成,前者决定酶催化的_____, 后者起_____作用。

【答案】酶蛋白;辅助因子;专一性;催化

162004年诺贝尔医学奖给了三个泛素蛋白.

的作用是_____。

【答案】介导蛋白质选择性降解,在蛋白定位、细胞周期、凋亡、代谢调节、免疫应答、信号传递、转录调控、应激反应以及修复等生命活动中发挥着中心作用

17.除了膜脂肪酰链的长度以外,影响膜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是_____。

【答案】脂肪链的不饱和程度

【解析】:膜脂的基本成分是磷脂。因此膜脂的流动性主要决定于磷脂,影响磷脂流动性的因素很多,诸如:磷脂脂肪酰链的不饱和程度和链长、胆固醇、鞘磷脂的含量、膜蛋白以及温度、pH 值、离子强度,金属离子等等,其中,以脂肪酰链的不饱和程度和链长尤为显著。

,的研宄者是他们的研宄让我们得知

18.

作为一种信息分子,它是由_____转变而来的。 精氨酸 【答案】

三、单选题

19.蛋白质在下列哪一种水解过程中会由于多数氨基酸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而产生消旋现象?( )

A. 酸水解

B. 酶水解

C. 碱水解

D. 酸和酶水解

【答案】C

20.

专一水解由碱性氨基酸

A. 胃蛋白酶

B. 胰蛋白酶

C. 胰凝乳蛋白酶

D. 弹性蛋白酶

E. 嗜热菌蛋白酶

【答案】B

【解析】胃蛋白酶专一性很差。胰蛋白酶专一水解由碱性氨基酸

胰凝乳蛋白酶主要水解由芳香族氨基酸_羧基形成的肽键。

羧基形成的肽键。弹性蛋白酶水解由小的羧基形成的肽键,可用( )。 中性氨基酸羧基形成的肽键。嗜热菌蛋白酶水解由疏水性氨基酸氨基形成的肽键。

21.脂肪酸合成酶复合物释放的终产物通常是( )

A. 软脂酸

B. 硬脂酸

C. 油酸

D. 亚油酸

【答案】A

22.不能脱下游离氨的氨基酸脱氨基方式是( )

A. 氧化脱氨基

B. 转氨基

C. 联合脱氨基

D. 嘌呤核苷酸循环